這話說完,允熥不再和她說有關改革之事,抱琴也不提。他們將文垚叫來,抱琴仍然略帶傷感的告訴他,孃親答應他帶兵去印度了,但反覆囑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相信在文垚正式出發前她還會再囑咐一遍。
聽到自己母親的話,文垚雖然感覺有些對不住母親,但臉上抑制不住的浮現出高興之情。他讀了十多年書,練過無數武藝,跟許多大將學過排兵佈陣之法,急切的將這些展現出來,讓眾人知曉自己的本事。
“兒子定然不會辜負父親,母親的教誨。”他說道。
見到文垚的興奮之情,抱琴有些氣悶,但很快調節過來。兒子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好事,總比待在京城混飯吃強,不必擔心將來被削了爵位。
“父親相信你不會辜負父母的教誨,但你畢竟年輕,見過的事情還少。這一年你就不必去皇城學堂讀書了,去講武堂,隱瞞身份去講武堂。”
“更要緊的,成婚要開始準備了。現在開始準備,至少也要七八個月才能準備完畢。你大約是九月份成婚,再過幾個月十一二月份出發攻列印度。”允熥說道。
“十一二月份,這已是冬天,是不是太晚了?”
“不用擔心。印度比大明要熱,冬日也與大明秋日的氣候相當。”允熥笑著說道:“你以後要擔心的,是天氣太熱怎麼辦。當然,孟加拉比你賢烶叔叔、高煦叔叔等人的封地還要靠北,冷一些。”
“而且你的封地也確實是非常好的地方了。”從農業的角度考慮,印度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印度北方有高山,在冬天阻隔了來自北極的寒流,所以即使同緯度的地方也比中原要暖和;夏天呢,這座山又將從南方的海洋吹過來的水蒸氣全部留下,使得氣候溼潤;同時印度洋很少有龍捲風,不會對沿海造成破壞;而且平原面積廣大,後世分裂之後的印度可耕種面積竟然和總面積是印度三倍多的華夏差不多,整個印度地區只會更大。
‘歐洲人能夠憑藉印度一舉崛起真的不是沒有道理,印度這個地方真的太得天獨厚了。但大約是自然條件太好的緣故,不僅發展出了種姓制度,還沒什麼戰鬥力,不斷被外族征服。現在,輪到大明做印度的主人了。’允熥想著。
“好了,沒什麼事了。現下時候也不早了,傳御膳房準備午膳。”允熥說道。
“盧義,你親自走一趟。先去內官監,將文垚要成婚之事告訴小章,讓他預備起來;再去一趟禮部,告訴禮部尚書黃淮,讓他也馬上準備起來;最後去鄭國公府,將此事告訴常升,讓他也準備起來。不,先去鄭國公府,再去禮部。”允熥又道。
“是,奴婢知曉了。”盧義答應一聲,就要轉身退下。
“慢。朕還有一事,你也告訴常升。”
……
……
“陛下選定了珺月為皇長子妃?”常森驚訝的對常升說道。
“不必這樣驚訝吧,”常升本來滿肚子心事,但見到常森這麼驚訝感覺奇怪:“當初設立女子學堂,咱們就覺得或許是為以後為皇子選妃做準備。過年前後皇后還特意宣召各家勳貴帶女兒入宮覲見,葉妃還在說話時忽然來到坤寧宮,咱們也猜到了這是在為皇長子選妃。最後選中珺月,不必這麼驚訝吧。”
“怎麼不驚訝。當今,”常森說道這裡,看了一眼周圍。他們此時坐在院子裡的一間涼亭內,好像是在賞雪,周圍三丈內也沒有下人。“允熥的皇后就是低階勳貴出身,允熞和允熙也一樣,允炆更是文官,怎麼會選到咱們家的女兒?”按照允熥的做事習慣,皇子的正妃應該不會選他們這種頂級勳貴家的女兒才對。他以為珺月和魏國公府、曹國公府、梁國公府的女兒都只是陪榜而已。沒想過會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