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有人不願將自家藏的書籍交給朝廷?”老人道。
“為何不願?朝廷也不是要將書籍沒收,只是借去抄錄一份,之後就還回去,還獎賞許多銀錢,為何不願?”文圻不解的問道。于謙也用充滿疑惑的目光看向老人。
“哼!朝廷,朝廷要是靠得住,天底下就沒有乞丐了。”那老者說道:“聖上的本意當然是好的,主持編纂的解大人當然也是好的,可事情到了下面就沒那麼好了。說是隻借去抄錄,可我有一個朋友家裡藏了一本《今文尚書》,是從漢代傳下來的,篇目比當前的《今文尚書》篇目還要多五篇。”
“我這個朋友聽說朝廷要編纂《大明大典》,以為是天下之盛事,所以將這本珍藏一輩子,家傳數代的書獻了上去。看到這書,那管事的官員倒是十分高興,連連誇讚我的朋友,還當場按照朝廷的規定給了我的朋友整整三十塊銀元。”
“我這朋友拿了銀元就回去了,逢人說朝廷真是不錯。可沒過幾天將抄錄完畢的書拿回來後,翻了幾頁,發現絕對不是他家傳的那本!
我這朋友馬上去找那官員理論,可這時那官員就不像當初好說話了,兩眼一翻說道:‘你當初送來的就是這一本,怎麼現在不是了?再說,若不是,你從我這裡接過書的時候為何不說,非得又跑來一趟?我看你就是想訛錢!你這麼大年紀,我也不說不好聽的了,趕快走,不然我就讓差人趕人了!’”
“我這朋友為人方正,豈會為了錢做這樣的事情!但理論幾句那官員就讓差人將我的朋友趕了出去,還差點兒捱打!可憐我這朋友對家傳的《今文尚書》極其珍視,即使考了一輩子科舉沒能考中,家裡十分窮困,也沒想過買了家傳的藏書,卻不想被他們騙走了!”
“聽說此事後,我的另外一個家有珍貴藏書之人原本打算將家裡的書拿出來,也不敢了;天底下這麼多官員,難保別的地方沒有這樣的人;若是許多人都因為朋友的藏書被偷樑換柱而不將自家的藏書拿出來,史館豈能盡有天下的書籍?”
“你說的這可是真的?”允熥目光緊盯著他,出言道。書店內只有他們幾個,非常安靜,他當然也聽清楚了老人的話。
“怎麼不真?若是我說的是假話,讓我斷子絕孫!”這老人叫道。
允熥仔細看了他幾眼,覺得他應該沒有說假話,說道:“若是真的,這官員真是無恥!”
“就是,這個官員真無恥!”文圻也說道。
“這位官人,”老人又對允熥說道:“您家裡也肯定不是平常人家,多半是勳貴。老朽瞧著官人頗有正氣,有個冒昧的請求:求您幫忙將這本書找回來。若是您能將這本書找回來,老朽代朋友感激不盡。”
‘你放心,若是你說的是實話,這本書我一定給你找回來!”允熥沉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