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此物雖然比馬要便宜許多,但家資富饒之人定然更願買馬,而不是使用這個東西;這東西雖然不太顛簸,但終究耗騎行之人的體力。家中不甚富裕之人則不會花錢購買這東西。”
“這東西雖然快,但畢竟好耗費錢財,家中不甚富裕之人未必願意出這筆錢。而且這東西對道路要求更為嚴苛,鄉間道路大多高低不平十分難走,有些地方恐怕也難以騎這東西透過。如此一來對使用此物之人,此物就成了雞肋,只能如同大姐這般在家中當做玩耍之物,不能出行。”文垣說道。
但他一說完,適才支撐著他的勇氣就消失無蹤,他略有些害怕的想著:‘若是我說錯了怎麼辦?父親會如何訓斥我?’
不過他的這個設想沒有變為現實。允熥聽到文垣的話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確實如此,是父親疏忽了。”京城的小道經過應天府的反覆整治都已經鋪成了石子路,大路更是用黏土和砂性土交替分層鋪設,路況好得很,所以他一時就忘了整個大明只有京城如此,絕大多數地方除了城中的十字形主幹道路況都差得很,一下雨路中間就變成了河。
而且這個年代顯然與後世不同,人力比後世更加不值錢,時間比人力更不值錢,即使能買得起腳踏車的,為了省錢恐怕也不會買;至於有錢的人,騎腳踏車哪有騎馬能裝逼?騎兩天新鮮新鮮就不會騎了。若是按照允熥的想法,在將造價降下去後公開售賣,恐怕除了買來在家玩的有錢人,賣不出幾輛,起不到他打算的用處。
他頓時有些失望,隨口吩咐王明:“你回去後繼續改進這腳踏車,將朕適才吩咐的小毛病都改了,繼續研究吧。”說的話與他打算說的差不多,但語氣就有天壤之別了。
“是,陛下。”那宦官工匠王明也有些沮喪。允熥吩咐御用監做好多新鮮玩意兒,掌管御用監的太監白喜光就將差事吩咐給了不同的人,每人負責一樣,所有的工匠,尤其是那些同時還是宦官的工匠都卯足了勁兒做出允熥要的東西,寄希望憑藉自己的手藝讓陛下賞識。在這些工匠中王明拔了頭籌,更加高興,聽到皇帝吩咐傳他馬上興沖沖的趕了過來;但最後卻因為陛下的想法有些問題導致自己白忙活了,王明的失望就不用多說了。如果他還不是宦官的話,沒準失望之下會拿起刀子讓自己成為宦官。
“對了,朕再吩咐你一個差事。”允熥又想起什麼,對他說道:“你研究一番四輪馬車如何做。車胎就是使用橡膠包木頭,和腳踏車一樣。不過與腳踏車相比,四輪馬車要更加註意降低震顫之感。你回去後認真研究一番,若是能做出在石子路上感覺不到多少震顫的四輪馬車,朕一定重重賞你。”
雖然腳踏車不實用,但四輪馬車一定是實用的。四輪馬車的載重遠超兩輪馬車,而且如果真能做出來人乘坐其中也比兩輪馬車要更舒適,不論是給有錢人乘坐還是用在軍事上用處都不小。實際上,允熥一直很奇怪,中國為什麼沒有出現四輪馬車,或者說雖然出現了,但非常不普及。不過不管為什麼不普及,他都要讓工匠們研究,如果遇到問題就來請教他。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但他‘自信的’認為初中數學、化學和物理問題應該還是能解決的,四輪馬車最晚在工業革命前就出現了(他記不清西方四輪馬車出現的時間了),涉及的問題總不會超過初中物理吧?論物理學知識,他可是能夠完爆牛頓的;如果不是數學他已經忘了微積分怎麼做,應該也能完爆牛頓。
“是,陛下。”王明又重新高興起來。雖然造腳踏車的差事沒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但皇上又吩咐了他其它差事,這就還有希望。‘不管有什麼問題,都一定按照皇上的吩咐將四輪馬車造出來!’
他又磕了個頭,站起來就要離開;允熥也轉過頭誇讚起文垣來:“做的不錯,你對父親提意見,這很好。以後父親若是所做所想你認為有疏漏,一定要說出來,只要你說得對,父親一定聽從。所謂三人行必有吾師,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韓昌黎可沒說‘三人行’這三人不能有晚輩;何況道理不會因為說出的人不同而改了對錯。做得很好。”
“而且父親對你能體察民情也十分高興。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作為君主就應當多瞭解普通百姓的日子過得如何,這次你想到了父親都疏忽的事情,很不錯,不錯。”
“兒子知曉了。”文垣十分激動的說道。因為他更喜歡讀書,而允熥更喜歡多運動的人,允熥也不是沒有誇過他,但都是誇他書讀得好,而且誇過之後總是叮囑一句不要僅僅沉溺於書本,多瞭解民情,多習練武藝;而文圻雖然受到允熥誇獎的次數比他少,但從來沒有這些尾綴。
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是喜歡受到父母誇獎的,所以文垣雖然不喜歡,但就按照允熥的吩咐去做,今日終於頭一次見到了成果,怎能不激動。
允熥笑著摸摸他的腦袋,又要再說什麼,忽然聽有人叫道:“世叔!”
“褆侄兒,怎麼了?”允熥收回要對文垣說的話,抬起頭看向朱褆;文垣也看向朱褆,不過他的目光就不太友善了。他好容易受到父親一次不打折扣的誇讚,竟然被打斷了,說實在的,文垣此時真有命下人將他扔出去想法。
“世叔。”朱褆走到他身前,行禮說道:“侄兒適才聽到世叔與工匠說話,當聽到提起四輪馬車的時候,侄兒腦海中忽然有了一個想法,請世叔頂多。”
“哦,什麼想法?”
“世叔,侄兒原本也贊同郎君說的話,覺得這腳踏車至少暫時用處較小;可適才聽到四輪馬車後,腦海中忽然冒出一個想法:若是將腳踏車的兩輪變為三輪,如何?”
“這三輪中,前一輪後兩輪,後兩輪中間就像鄉間百姓所用的推車一般安置一個鬥,也能裝東西,若是能裝的東西比推車能裝的東西更重,百姓就願意使用這種三輪腳踏車了。雖然比推車更貴一些,但運送的東西多也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