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對了。”允熥馬上多雲轉晴,笑道。
他正要再說幾句,忽然見到那兩個御用監的宦官悄悄走過來,扶起倒在地上的玩意兒就要想溜走,高聲說道:“慢!”
“那兩個宦官聽到喊聲下意識的向四周看去,見允熥是在吩咐他們,身體馬上被嚇得一哆嗦,推著那玩意兒走過來行禮道:“奴才見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又要下跪。
“不必了。”允熥阻止了他們下跪,又問道:“御用監的老白讓你們把這個東西送到朕這邊,應該吩咐了要讓朕見到吧?可朕只掃了幾眼,你們怎麼就要把它推走?”
“啟稟陛下,這個東西適才有些地方已經摔壞了,把手也歪了,豈能讓陛下看壞了的東西?奴才們回去修一修,給陛下看好的。”一個宦官回答。
“不必了。”允熥伸手抓住把手,擠開一個宦官,一邊認真觀察著這個東西一邊說道:“雖然有些小部件摔壞了,但也不影響它的用處,不用給朕看好的了,這個就行。”
兩個御用監的宦官之一正想再說什麼,就見允熥用一種很略有些懷念的目光盯著這個東西,怕打擾了陛下的思緒不敢再說什麼,但心裡很疑惑:‘這東西應當是做出來的第一個,陛下為什麼會用懷念的目光看著?從那裡見過?’
‘十多年了,我又見到了一個前世曾經用過的東西。’允熥抓了抓座子,又抓了抓中間的橫槓,甚至抓了抓前後輪胎,在心中有些感慨的想著。
當然,除了腳踏車這個東西本身,他還認真看了幾眼輪胎。在他看來,輪胎其實更加重要。
這個東西當然就是腳踏車了。允熥是很喜歡腳踏車的。在他看來,除了速度比不上騎馬,腳踏車什麼都比騎馬強:價錢比馬低,平均到每日的折舊比馬吃得草料少,而且更加平穩不會顛的骨頭疼,存放也省地方,早就想要造腳踏車了。
但腳踏車也不是那麼容易造的。首先一點,就是傳動的鏈條。後世生產鏈條非常容易,但這個年代一串鏈條得要手藝精湛的師傅做好一段時間,況且這個年代的鋼材品質也比不上後世的,這對於鐵匠師傅的工藝要求更高。
第二點就是車胎。壓縮空氣肯定是搞不了的,他從來沒抱有那方面的指望,但橡膠總得有吧?沒有橡膠,純木頭的輪胎,除非道路修得都和後世的飛機跑道或f1賽車車道似的,不然顛簸程度比騎馬也差不了多少。
第一點不是允熥努力就能解決的,但橡膠的問題是他能夠解決的,所以在方鳴謙返回漢洲大陸前,允熥吩咐他尋找一種能分泌很有彈性的東西的樹,被當地土著叫做流淚的樹,帶這種作物的種子回來,也帶一些實物回來;又告訴他這種東西只在漢洲大陸的南邊才有,北邊是沒有的。方鳴謙雖然很不理解,但當然不會拒絕,返回後馬上派人去找,還真的找到了這種東西(其實他第一次南下探索的時候就見過橡膠,但因為橡膠不能吃,覺得沒有用處,就沒蒐集種子),忙割了許多,又採集了幾百株種子回去,等下一批返回中原的船隻起航前交給統兵的將領。
允熥當時見到橡膠與這些種子時非常高興。橡膠的用處可太大了,現代人們用到的大多數東西都與橡膠有關,日常見到最多的車胎就不說了,膠帶、膠輥、膠板等也常常能夠用到;工業上用處更大,傳送帶,以及各種精密機械中的部件很多都是用橡膠做的;更不必提醫院用的無數橡膠製品。
“大明的工業有望了!”當時允熥激動的想著。
但激動過後,他得面對一個現實問題:如何種植橡膠。橡膠樹這玩意在漢洲大陸是自由生長的,當地的土著才不會去照顧;可大洋的對面從來沒有過這種東西,就得人工培育。而且他知道這個東西曆史上在南洋種植成功,南洋甚至超過了南漢洲大陸成為全世界橡膠產量最多的地方,但這個年代還沒有任何人知道如何種植,恐怕不會太簡單。
他將有限的種子分成六分,越、蒲、宋、洛、蘇五藩各一份,最後一份送到海南島,讓他們分別種植,如果能種植成功收穫的橡膠他高價購買;接到這個差事的人同樣不理解,但既然皇上有命,又不是讓他們去送死,那就執行好了,反正種子也不多,即使沒什麼用處也浪費不了幾個人。
所以最後,剩下的一點實物就被他交給御用監來做輪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