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 (1 / 2)

“誰知道你說的是真的假的?”聽了曹徹強調這些兵不是他臺灣鎮的解釋,朱高煦雖然在心裡已經相信了,但嘴上還是這樣說道。

曹徹與他不是很熟,也不知他心裡在想些什麼,但也沒有繼續爭辯,而是笑著說道:“蘇王殿下,這次下官幫你守住了這座城,您打算給下官什麼賞賜?”

“你可是聽從陛下之令前來南洋,還要賞賜?而且你也不是我蘇藩之官員,本王給你賞賜也不合適。”朱高煦半開玩笑道。

“這有什麼不合適的?”曹徹說道:“大軍出征遠地,對立功的將士給予賞賜,也不需六百里加急讓皇上定奪。您就是大軍統帥,下官就是奉命來援的一名戰將,您就按照統帥賞賜立功之將領給下官賞賜便好。”他的聲音十分平穩,讓人猜測不出在想什麼。&1t;i>&1t;/i>

“那本王就對你賞賜一番!不過得等過幾日,仗打完了再說。現下本王手裡可什麼都沒有。”朱高煦大笑著說道。他一開始半開玩笑的說話是在試探曹徹是開玩笑還是真的向他討賞,一聽曹徹的回答就知曉他確實是在討賞,朱高煦也就只能答應。雖然朱高煦是王爺,但也不敢得罪曹徹。一來,曹徹身為駙馬,妻子又是允熥的親妹妹,自己出身景川侯家,長兄又非常受允熥信任,在允熥心目中的地位未必比自己低;二來,就是曹徹的官職也很重要了。

曹徹身為臺灣鎮總兵,位於從南洋前往京城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與朱高煦有關的船隻每年經過臺灣海峽的不少,若是得罪了他,稍微動動手腳,自己就會有損失;像臺灣鎮這樣的鎮守總兵權力又非常大,與番國相比只是沒有外交權,沒有動戰爭、沒有獨立任命官員的權力(但實際上除了副將、政治司主事等少數職位,推薦其它官職的人選都能得到批准),鎮守地方的軍政大權一把抓,自己將來沒準還會有事情求到他頭上,這就更加不能得罪了。&1t;i>&1t;/i>

這也是他從一開始就自稱‘本王’,而不是‘孤’的緣故。孤這個詞聽起來太過於拉遠距離,本王提幹起來就親民多了。

“而且本王現下也沒什麼錢,恐怕也賜不了你太多的現錢,只能是許多珍貴的古董了。不過你放心,本王這次在爪哇島西部徵集民間的財貨,得了不少好東西,不會讓你吃虧。”朱高煦想了想又道。雖然這次從爪哇島搶來的錢不少,但他還需要還錢,藩國內的開銷也很不少,不願給曹徹太多錢,只能給他很值錢的古董了。這些古董的價值都很高,但想要變現卻不那麼容易,朱高煦不願費那個事,就要直接送給曹徹。

不過曹徹似乎也不願接受古董,笑著說道:“殿下此次在爪哇島打了這樣一個勝仗,又包圍了滿者伯夷國國君所親自統領的大軍,之後若是答應放威格拉瑪瓦爾達拿一條生路,必能得到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真心’奉送的許多金銀;若是執意全殲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統領的大軍,之後帶兵去苦橘城開啟滿者伯夷國的官庫任意取用也十分容易,豈會沒有錢?”&1t;i>&1t;/i>

“這,”朱高煦原本還以為他對於戰局並不清楚,想要暫時忽悠住他,等他答應了過後也不好改口;同時也有著他喜歡古董或其他珍寶的想法。現在兩種想法都落空了,朱高煦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合適的話來應付。

他不得不打了個哈哈,生硬的轉移話題道:“曹總兵,正好您來了o,本王正要找人商議事情,就與曹總兵商議商議。”

朱高煦拿出一份爪哇島地圖,指著地圖繼續說道:“您帶兵入了城,即使威格拉瑪瓦爾達拿手下的將領有人看出來這一萬多人並非都是能征善戰的將士,現下也來不及了,城內多了這一萬多人,能一直堅守到糧食耗盡,八馬蘭的援兵也會遠遠不斷的前來,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再無攻陷城池之可能。”

“既然如此,他必定會再次求和。本王想與曹總兵議一議,到底是放他一馬,還是執意將他帶領的軍隊全殲?”&1t;i>&1t;/i>

朱高煦雖然是為了轉移話題說的此事,但也確實想與別人討論一番兩種做法的利弊各是什麼。他原本的打算是在重重的敲了威格拉瑪瓦爾達拿一筆錢,又差不多消耗手上近半的軍隊後放他一馬,滿者伯夷國內同時有威格拉瑪瓦爾達拿與威拉布彌兩股實力差不多的勢力,讓其國內內戰不休,他作為第三方維持這兩股勢力的平衡,一直將滿者伯夷作為無限取用的錢莊。

可經過了半天慘烈之極的守城戰後,他心中十分想要至威格拉瑪瓦爾達拿於死地,又不想放過他與他的軍隊了。他也認真思考了一番,覺得這樣一來,雖然滿者伯夷國內不會內戰不休,但實力也損失嚴重,之後數年甚至數十年都無法恢復元氣,只要自己操縱的好,也能一直壓制滿者伯夷國,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而且這樣一來自己也能一次將苦橘城劫掠一空,有了足夠的金錢讓蘇藩快展。綜合來看,未必比前一種做法差了。&1t;i>&1t;/i>

但他又懷疑這是自己在心中已有偏向之下的想法,所以要找第三人來商議一番。正好曹徹在此,就與他商議。

“嗯。”曹徹想了想,說道:“下官初步想來,第一種想法更穩妥些。讓滿者伯夷國內兩虎爭雄,殿下如同春秋時期的霸主一般居中調節,不讓哪一方勢力受損太多,更加穩妥。”

“第二種法子卻也不差。滿者伯夷過雄霸南洋上百年,在建業元年陛下派兵之前一直是南洋霸主,都城內所積累的財貨定然十分多,說不準就連京城也比不上,將其一次掏空,滿者伯夷國數十年都不會回覆元氣;而殿下您的蘇藩又能得到許多財貨,國力更為強大,也是一個好辦法。”

“這些本王都已經想到了,正是因為將兩種辦法的好處都想到了,而且覺得不分伯仲,所以才難以決斷,與曹總兵商議。”朱高煦略有些不太高興的說道。他對於聽自己已經想到的沒有興趣。&1t;i>&1t;/i>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