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事。”熙瑤恍然大悟。她隨後又抱怨起昀蘭來:‘好好的,你和夫君說這個做什麼?’
“夫君,二妹妹這話說早了,哪裡這個年紀就該談婚論嫁了?”她笑著安慰道:“二妹妹所說的民間十二三歲就談婚論嫁的都是再窮苦不過的人,害怕娶不上媳婦,所以早早的定下;凡是家裡殷實的人家沒有那樣做的。夫君不必擔心。”
熙瑤身為這個時代的人,又受到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對這樣的事情接受能力高,但她也能理解允的想法。她與妹妹熙怡極受父親寵愛,當初她們被賜婚的時候薛寧就非常捨不得,好像被剜掉了肉一般,她也聽說過別的非常寵愛女兒的人家在女兒出嫁的時候哭得撕心裂肺,而允又非常寵愛敏兒,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也不奇怪。
熙瑤安慰了幾句,才讓他從不快的心情中緩過來。但他心裡還是想著:‘不行,絕對不能讓他們早早的出嫁,敏兒不成,寶慶不成,思齊也不成!得回頭與藍珍說一聲,不要太早就為思齊遴選人選。’
但他轉念又一想:‘若是真的時候拖得太晚,京中挑不到年紀相當的青年才俊了怎麼辦?’
糾結了一會兒,他才最後決定:‘罷了,先讓錦衣衛蒐集一番京中勳貴這個年紀的男孩的情況再說。’
琢磨過此事,他才徹底放鬆下來,打算去睡午覺。可熙瑤又道:“夫君,妾忽然想到一事。”
“夫君,敏兒今年也十一歲了,寶慶姑姑可是才三歲就加了封號,可敏兒十一歲還沒有封號,一直到現在宮裡的下人也都只能叫敏兒大公主。”
“還有文圻他們。諸位王叔幾歲,甚至不滿一歲的時候就被加封了封號,可文圻今年已經九歲了,還並未加封。是否先加封為好?”熙瑤說道。
允一直沒有給自己的兒女加封封號,不僅是熙瑤,朝廷內外都覺得不正常。不過諸皇子中,即使是年紀最大的文今年也才十一歲,還不大,允這些年又接連提出改革眾人無暇顧及,所以還無人提出;但若是在過幾年等文十四五歲的時候,必定會有朝臣進諫的。
而熙瑤之所以提起此事,主要是為了敏兒與文垣。敏兒畢竟已經十一歲,還叫大公主也不是不行,但她總覺得不大合適;文身為皇長子,雖然文垣的太子之位非常穩固,一點動搖的可能都沒有,但不早一日定下君臣之分,她就不能完全安下心來。
可允的回答卻讓她有些摸不到頭腦。“是了,敏兒今年都十一歲,也該有個封號了。夫君讓禮部的官員斟酌斟酌,挑選一個好一些封號給敏兒,正式冊封敏兒為公主。”文的事情卻隻字不提。
熙瑤不得不再次問道:“夫君,那文、文圻他們封王之事?”
“瑤兒,對他們加封之事,為夫自有安排,現在還不到時候。等到了時候,為夫會安排的。”允卻如此回答。
“是,夫君。”熙瑤即使再不解,也不能再問了,只能躬身答應。
“還有一事,明日中午要在坤寧宮將昀蘭她們都叫來,一起吃飯玩笑。今日本來就當如此做的,卻被為夫的心情攪合了。明日不會了。”
說道這裡,他忽然又想起了張無忌。’不知他此時在做什麼。‘
……
……
“無忌,你可真是為咱們武當爭了光了!”此時在京城最為奢華的酒樓頂層包廂內,宋青書的父親宋遠橋舉著酒杯,高興地對張無忌說道。
“師侄愧不敢當!”張無忌急忙舉起酒杯說道。
宋遠橋一口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張無忌舉起酒杯,猶豫了一下,才喝光了酒。
“這就對了!雖然咱們習武之人不應當多喝酒,但今天是高興的日子,就放開了喝!”宋遠橋大聲說道。
“是,大師兄/大師兄說得對/沒錯,今天這麼高興,是得多喝幾杯!”在場眾人一邊喝酒,一邊紛紛應和道。
眾人又連喝幾杯,宋遠橋大聲說道:“無忌,師伯說你為武當爭了光,可不是瞎說。” 2k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