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維約狼吞虎嚥的吃光了點心,看的宦官直心疼,感覺飢餓感低了些,又提筆繼續寫信。
“尊敬的陛下,我的主人,接下來我要跟您說的是有關明國皇帝和皇宮的事情。”
“對於東方國家的君主擁有巨大權力的事情在卡斯蒂利亞也有所流傳,但大家都只是半信半疑。可經過我在明國這七個月的觀察,發現明國的皇帝確實擁有非常巨大的權力。”
“明國的皇帝可以任意理由廢除某一位貴族的爵位,甚至將他和他的家人、附庸一起處死。就在二十五年以前,當時明國才建立十幾年,當時的皇帝殺掉了國家第一公爵,和許多侯爵、伯爵以及他們的家人與附庸,總共殺了幾萬人;又過了幾年,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事情(指空印案),他殺掉了全國一千多個地方官。哦,我的主人,明國實行的是類似於拜占庭人的行省制,在行省之下還有行政機構,官員也由中央政府任命。”
“現在擔任明國皇帝的這個人是前一個皇帝的孫子,是原本皇儲唯一合法的繼承人。按照明國的繼承規則,這個時候皇帝可以挑選自己第二個合法的繼承人,或原本皇儲合法的繼承人為新的皇儲,毫無疑問,他選擇了現在這個皇帝。”
“哦,我的主人,我不得不再次對您進行解釋。明國實行一種介於一夫一妻制與一夫多妻制之間的婚姻制度,所有妻子中有一位被當做正妻,生下的兒子是大多數財產的合法繼承人,其它兒子只能分很少的財產,而已經出嫁的女兒不能繼承親生父母的財產和爵位,未出嫁的也只能得到將來出嫁需要的嫁妝,也不能繼承爵位。”
“但這個規則在皇帝繼承人層面不能得到很好的執行。前一任皇帝的態度更加重要——可以說具有決定性作用,這也是明國皇帝權力巨大的一個方面——他不僅可以從正妻生的兒子中挑選,甚至可以挑選非正妻生的兒子作為龐大帝國的繼承人。不過現任皇帝與前任皇帝都很好的執行了繼承規則。”
“明國皇帝之所以能夠擁有這麼大權力的原因,經過我對賽里斯人在這片土地上曾經建立起來的其它國家的歷史進行研究,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將官員與貴族進行分離。”
“在卡斯蒂利亞,以及其它的所有歐洲國家,治理國家都是將某一個地方封給某一個貴族,約定這個貴族每年向國家繳納多少賦稅,至於這個貴族如何治理地方中央政府並不關心,也難以管束;即使是國君直轄的領土,也是封給許多小貴族或騎士,由他們代為管理。”
“而明國不是這樣。明國的官員可能出身貴族,但是否能夠擔任除將領之外的官員與他們所賜予的爵位沒有一點關係,需要與國君從平民之中選拔的人競爭。而且官員的位置也不能世襲。”
“而且明國皇帝使用了很新奇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他們是透過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所有直系親屬中不曾有過罪犯的人都能夠參加。考試的形式和內容是寫文章或計算題目,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依據賽里斯人歷史上幾位出名的賢者所寫的書來論證出題官出的題目,一部分是計算數學試題,一部分是國家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從地方到中央要經過六次考試,透過最後一個考試的人可以成為官員,甚至直接成為國家的中層官員。我曾經打聽到,有一個人在透過最終考試後,半年就升為知府,管理超過五十萬人。”
“當然,只有最聰明的人能夠透過這六次考試,這些最聰明的人也不夠擔任國家所有的官職,明國皇帝又不願意直接任命貴族擔任地方官,於是就將透過第三次和第四次考試的人召入國家設立的一所學校,從這所學校畢業的人可以擔任官職。不過雖然我將這個機構稱為學校,但他與教會的學校,或義大利的自由城市的學校並不相同,我很難準確定義。”
“我的主人,我認為如果想要如同明國一般國君擁有巨大的權力,就必須實行類似於明國的制度,逐漸減少貴族們的封地,擴大您直轄的土地和人口,同時在您直轄的土地上也不設立貴族,而是任命不可世襲的官員管理。根據流傳下來的一些歷史記載,在古羅馬時代正是實行了這樣的制度,拜占庭人也仍然在一些地方實行這樣的制度,可見想要復興古羅馬的榮光,就必須實行這樣的制度。所以我的主人,您的僕人懇求您學習明國,透過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當然,明國能夠實行現在的制度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任命的地方官至少需要認識字,而且明國的科舉考試也需要讀書認字。明國透過兩項技術將書籍的成本降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從而讓一般居民也能夠識字,能夠參加科舉考試。”
“這兩項技術就是……”克拉維約正要繼續寫下去,忽然從門口傳來聲音:“卡斯蒂利亞使者克拉維約!”
“我在!”克拉維約放下筆,站起來用漢話說道。
“陛下現在要召見你。”盧義對他說了一句,就轉過頭,開始緩慢的向外走。克拉維約猶豫了一下,將自己的書信摺疊起來塞進懷裡,跟在他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