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兒安排二姑去當五城學堂的副校長,自然有用意。”
允熥說道:“侄兒雖然兼任五城學堂的校長,但平日裡還要處置朝政,沒有許多時候用來處置庶務,這些事情只能交給他人。”
“現下陳繼為五城學堂的司務長。侄兒並非是信不過陳繼,只是陳繼畢竟是文官,有些事情,未必會與侄兒想的一般。其實陳繼並不十分適合五城學堂司務長之職,他與陳性善一般,適合派去總政治部這樣的衙門為官。只是侄兒身旁值得信任、有些資歷但又並不擔任要職的只有陳繼,只能安排他。”
“是以侄兒要安排一名副校長。這名副校長不需直接管理太多事情,但陳繼的處置都要看一看,若是發現有不妥之處與陳繼溝通改正。”
“可侄兒左思右想,想不到合適的人選。陳繼既然已經是文人,就只能再選一名武將或宗室。可五城學堂中又有許多勳貴子弟,安排一名武將多半會有偏私;而宗室子弟,”允熥沒有繼續解釋,可寧國公主當然明白他的顧慮:這是允熥為自己或兒子培養的大臣,不想被其它藩王插手。
“所以侄兒思來想去,只有二姑適合了。其一,二姑與姑父一向持身甚正,侄兒信得過你們。”梅殷不管是膽小怕事還是如何,反正在朝中的各種鬥爭中從來不偏不倚,哪一派也不參加;寧國公主更是謹慎,與所有的兄弟姐妹都交好,但也僅僅是交好。
“其二,侄兒當初請二姑為女子學堂校長時曾說過緣故:‘二姑性格堅毅,吃苦耐勞,這正是大明的勳貴、官員所缺乏的。願二姑做一個表率。’侄兒這次請二姑為五城學堂的副校長,也有這個緣故。”
“其三,這所學校有十三名宗室子弟。雖然侄兒囑咐他們要一視同仁,可除陳繼外其餘司務未必能做到。侄兒想讓二姑多管束管束他們,不要只會敗壞皇家的名聲。”
“可是官家,”寧國公主適才太過驚訝就直呼了允熥之名,此時回過神來當然要恭敬一些:“我是女子,而五城學堂的學生都是男子,並不合適。”
“如此才好。”允熥接著說道:“二姑身為女子,做事定然與男子不同,或許能夠發覺男子發覺不到之事,對掌管學堂更為有利。”
“並且,”允熥在這裡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建業)五年侄兒從安南返回後曾貶低過程朱理學,鼓勵寡婦再嫁。朕的目的,是讓女子不再完全拘束於閨閣之中。若是二姑能為五城學堂副校長,定然會對達到朕的目的有所促進。”
“而且,二姑身為公主,又與一般女子不同;五城學堂也並非是朝廷的學堂而是私塾,朝臣即使想要彈劾也無處下手,正好施行。”
“既然官家如此說,我就出任這個五城學堂的副校長。”寧國公主說道。她被允熥這句‘讓女子不再完全拘束於閨閣之中’打動了,決定站出來支援允熥的想法。
“多謝二姑了。”
……
……
聽了寧國公主的話,陳繼沉默下來。寧國公主自然不可能重複允熥的話,也不能說的太直白,但陳繼聽懂了她的意思,並且意識到陛下是不太可能收回命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