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 (1 / 2)

可徐暉祖等人聽完了聖旨後馬上跪下說道:“臣遵旨。”原本不知所措的中低階武將見到大將們都跪下接旨了,也不再想這個變動對武將是有害還是有利,都跪下說道:“臣遵旨。”

見今日上朝的武將紛紛跪下,文官們也慢慢停下了議論。裁撤五軍都督府重設大都督府,完全就是武官制度的變動與文官沒有關係,既然在場的武將都接受了,他們再議論也無用。至於以後的影響,等所有的聖旨全部宣讀完畢後再議論不遲。反正在場的文官沒有人相信,今日有關於武官之制變革的聖旨只有這一道。站在大殿中間的四五品文官紛紛悄悄抬頭,看向高坐在龍椅上的允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更改大都督府內官司之制。除左右都督同知外,設立四都督僉事,正二品;設立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裝備部、總後勤部、度支部、水師部諸衙門。總參謀部掌管全國衛所之輿圖、軍制、城隍、鎮戍、簡練、征討等諸事;總裝備部,掌管新式武器研究,製造、保管武器,保管符勘、尺籍等諸事;總後勤部,掌管全軍所需糧草,及車駕,掌鹵簿、儀仗、禁衛、驛傳、廄牧之事;度支部,掌管全軍錢財支出;水師部,掌管水師諸事。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裝備部、總後勤部、度支部等五部,掌印官名為尚書,正二品,佐貳官名為侍郎,正三品;水師部掌印官名為都指揮使,正二品,佐貳官名為都指揮同知,正三品。其中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度支部等三部為文職武官。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更改兵部之職司。裁撤兵部武庫司、職方司、車駕司,設立軍醫司、政治司,原左軍都督府文宣司改隸屬兵部管轄。以兵部尚書兼任總政治部尚書,以兵部左右侍郎兼任總政治部左右侍郎。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設立江南都指揮使司,統轄除京城四十九衛與孝陵衛外其餘直隸衛所;設立應天行都指揮使司,統轄上直衛、孝陵衛外其餘京城衛所。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以梁國公藍珍為總參謀部尚書,以原五軍都督府斷事官陳性善為兵部尚書兼任總政治部尚書,以曹國公李景隆為總裝備部尚書,以鄭國公常升為總後勤部尚書,以原兵部尚書梅殷為度支部尚書,以巨港侯何榮為水師部都指揮使。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任原左軍都督府都督耿璇為江南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任原英藩左相張數為應天行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命瓜州伯張輔、原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曹行、安定伯楊峰、原前軍都督府都督薛寧為大都督府都督僉事。欽此。”

之後又是幾道聖旨,任命了大都督府除總政治部以外的五個部門的侍郎和都指揮同知。

此刻若是也有如同允熥這般從後世穿越過來的人,即使不喊出來,一定在心裡說道:‘這分明就是抄襲了軍委的四總部制度!’並且他想的也沒有錯誤,允熥確實是抄襲的四總部制度。

從世界範圍內來講,近代的軍事指揮制度誕生於普魯士,大約在西元16XX年由某一位普魯士的國王建立了參謀部,後來成為世界各國最重要的軍事部門,一直到現在。

這位普魯士國王創立這個參謀部制度,還是前裝燧發槍剛剛開始裝備、火繩槍尚未退出主戰場、距離後裝槍被髮明出來還有很長時間的時候。參謀部適應了當時軍事技術和軍事指揮的發展。雖然它剛剛誕生的時候還與後世的參謀部權責不同,但畢竟是專業獨立的指揮及顧問機構的起點。

而大明現在也處於這個階段!上直衛早已實現了火繩槍的普遍裝備,甚至裝備比例超過了16XX年的歐洲國家,火炮的裝備比例與裝備數量更是遠遠超過,大明的軍隊也在允熥的親自指導下組建了新的方陣,並且在剛剛結束的伊吾之戰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而且,就在過年之後幾天允熥得到研發武器機構的奏報,燧發槍已經研製成功!允熥馬上就會在上直衛開始裝備燧發槍,將淘汰下來的火繩槍交給外地衛所裝備。

這一切,都與參謀部被建立的時候一模一樣,所以允熥才下定決心對現行制度進行大變革,設立參謀部;若不是聽到燧發槍發明的訊息,他雖然也會進行變革,但不會規模這樣大。而且他想著與其一次一次的改革,不如一步到位,直接設立四總部體制。

當然,對於此時的大明來說,軍委的四總部體制比較超前,所以允熥又進行一定變化,各部的職責與軍委的四總部各部職責並不完全一樣,而且還單獨設立了度支部,管理全國軍隊的財政。

另外,允熥還設立江南都指揮使司和應天行都指揮使司,將除上直衛、孝陵衛之外的軍隊全部由五軍都督府直轄改為這兩個衙門管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