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198章 金銀的作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98章 金銀的作用 (2 / 2)

“確實如此。”允熥面色如常的回答。

是的,允熥讓朱有燉編寫這樣一個戲曲,目的就是激發起一次淘金熱,讓無數膽大妄為、渴望一夜暴富的人跑向漢洲大陸,以使得漢洲大陸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得到開發。

“可是,”朱有燉用急切的語氣說道:“如此多的金銀,原本應當歸屬於大明朝廷,歸屬於咱們朱家的金銀就分給那些泥腿子?”

朱有燉很不滿。在他看來,那些金銀可都是實打實的錢,能夠讓大明的國庫爆倉的錢,即使幾年不收稅也能維持朝廷運轉,略微分一部分給隨行的將士也就罷了,但將那些錢都分出去,他很不願意。

“若是想將他們都騙去漢洲大陸,更不行。官家,你是大明的皇帝,金口玉言,不能為了此事反悔。”

“有燉,兄長絕不會反悔。”允熥繼續說道:“你對錢財或財富的理解有些不足之處。你還記得我在《財政學》這本書裡寫到的那幾句話麼?及我列舉的史書記載的例子。”

“弟弟當然記得,但那些只是特例。”

“現下漢洲大陸就是特例。”允熥說道:“現下漢洲大陸有何?只有野人,幾種未曾見過的菜蔬果子,與大明不同的動物,從未開墾過的土地,至於布麻絲綢,更是從無蹤影。”

說到這裡允熥頓了頓。因為南邊的文明很快會被發現,或者說已經被發現,但他決定隱瞞下來。他舉起水杯喝了一口,繼續說道:“在這種地方,金銀是沒有多大用處的。能用金銀買到的物什很少,而金銀這樣多,他們只能將金銀帶回大明來。而只要這些金銀來到大明,讓大明的金銀增加,就會對大明有利。”

具體的經濟學模式允熥很難向朱有燉解釋。金銀,或者說貨幣本身並不是財富,它們只是一般等價物。金銀因為體積小、易攜帶成為貨幣,但它們本身並不能對人起到任何用處,你餓了的時候不能吃它,渴了的時候不能喝它,冷了的時候不能穿著它。

財富是什麼,是能夠對人起到用處的東西,是糧食,是布麻絲綢,是用陶瓷製成的各種器皿,是木材磚石,是牛羊豬馬。

透過以上例子可以清楚的看到,財富是很難,尤其是在古代很難快速增長的,但作為一般等價物的金銀是可以快速增長的,比如這次發現漢洲大路的金銀礦。作為一般等價物的金銀在某一個地方忽然大量增加,而財富不會迅速增加,就會發生巨大的通貨膨脹,物價會上漲。

物價上漲會帶來兩個影響。第一,由於通貨膨脹的壓力,錢握在手裡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因此人們,尤其是城市居民會更傾向於將錢花出去而不是攢在手裡。而大多數人不會因為錢貶值就買一大堆沒有價值的東西回家,而是會購買布麻絲綢等貨物。這就會導致對於這些貨物的需求上漲,使商人對生產這些進行投資,從而增加貨物,或者說財富。

第二,物價上漲的情況下,鄉下種田的人卻難以如同城市中的商人一樣快速增加財富。因為土地的單位畝產是很難發生變化的,而一個人能照料的土地面積也是有限的,即使糧食價格與手工業品同步漲價,城中的商人可以透過開設手工工廠的方式以較快的速度增加財富,而鄉下的農民、地主只能憑藉著糧食上漲的價格。

並且實際上,因為從漢洲大路帶回金銀而一夜暴富的人,就算也增加糧食消耗量,但更會做的事情是奢靡消費,大肆揮霍,手工業製品的新增需求量會超過糧食的新增需求量,使得手工業製品的價格漲幅超過糧食的漲幅,商人與手工業者的財富增加會超過地主。

地主當然會對此不滿。正常情況下,他們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是也投資工商業,第二是增加地租。可現在大明人少地多,增加地租是行不通的,他們要麼眼看著自己藏在地底下的錢越來越不值錢,要麼將錢也投入工商業。

那些頑固拒絕將錢投入工商業的人的財富很快就會變得微不足道,工商業會得到極大發展,這樣,整個國家的經濟就能得到發展,甚至發展出資本主義。

當然,以上過程是比較理想化的,尤其是在中國這種中央集權的國家,工商業大規模發展會影響國家的穩定,以勳貴為主的地主階級也不會願意看著自己手裡的錢貶值,肯定會盡力推動對工商業的限制。不過現在是允熥當皇帝,而且他的權力還比較大,年紀也輕,他相信自己能夠為脆弱的工商業,脆弱的資產階級遮風擋雨,直到他們能夠獨立對付風雨。

=========

感謝書友一劍68的打賞。

話說這一段的整個邏輯不太好寫,查了一些資料,但可能還有錯誤,敬請書友諒解。

&n.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