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府寧晉縣農戶崔成發,實為白蓮教香主,聽聞陛下調集大軍去西北要與撒馬爾罕國交戰,在百姓中散佈謠言,說撒馬爾罕國信奉白蓮教,乃是他們的援兵,又散佈大明必敗之謠言,蠱惑百姓,試圖造反。”
“但幸得有誤入白蓮教之人忠君明義,在逆匪起事之前向縣衙告發。縣衙隨即將此事上報府衙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衙門。因據聞白蓮教串聯極廣,臣未敢輕舉妄動,待集結七個衛所後赴真定府清剿,共在真定府、保定府九縣擒獲白蓮逆匪頭領七人,打死十一人,打死普通逆匪七百九十八人,俘虜一百二十四人,另查出幾戶與白蓮教有牽連計程車紳。”奏摺上寫到。
“莫非當年陝西的白蓮教徒田九成、王金剛奴造反後,餘部跑到了河北?”允熥看完奏摺後說道。
不過既然已經將可能的造反撲滅,此事也就不太重要了,允熥批示到:“命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認真查處,定要將白蓮教逆首擒獲;布政使茹瑺清剿白蓮教逆匪有功,賜散階,記功一次,考評上等;其餘有功之臣著都察院與吏部評定功勞給予賞賜。真定、保定二府知府與各縣知縣……”
“這個白蓮教怎麼總不能徹底剷除。”妙錦抱怨道:“從洪武初年起朝廷就禁絕白蓮教,也幾次鎮壓過白蓮教造反,還是滅之不絕。”
“鄉間的無知民夫民婦太多,白蓮教又善於蠱惑世人,並且有種種偽裝,每次剿滅只要有一人逃脫就能東山再起,不好剷除。”不要說這個年代,就是後世,諮詢那麼發達,不還是有人上當受騙入了邪教。只不過那個年代邪教的頭頭都知道推翻政府是不可能的,所以將精力放在了騙錢上面。
“這也是為夫悄悄改變了皇爺爺當年定下的宗教章程的緣故。鄉間的百姓多愚昧,得有個信仰才好,皇爺爺對正派的佛道限制過多,等閒不許他們去鄉間傳教,就給了邪教機會。是以為夫鼓勵正派的佛道在鄉間傳播,壓縮邪教的生存空間,穩固大明。”允熥又道。
妙錦又點點頭,正要說什麼,忽然聽有人道:“皇兄,嫂子,你們在說什麼?”
“沒什麼,河北有白蓮教造反,不過已經被鎮壓下去了。河北的官員正在審問。”允熥回答。
“白蓮教怎麼總也滅不掉,若是讓妹妹遇到了,一定將他們剷除。”
……
……
山東,濱州。
“大哥,已經有準信兒了。崔成發被明軍打死,其妻子自盡;趙州、元氏等八個縣的香主也都死了。有幾個小嘍嘍被抓,但不知道上頭的人是誰,供不出什麼。”
“下面的香眾死傷慘重,但好在咱們派過去的人都安然無恙,正設法跑回來。”身材高大壯實的山東白蓮教頭目之一的李二對山東白蓮教的壇主彭聚說道。
“我當初就說起事成不了。”彭聚轉過頭來,表情十分不好看,一拳頭砸在桌子上:“明國與什麼撒馬爾罕打仗的地方遠在西域,距離中原一萬多里地,就算明國在西域打了敗仗也不會影響在中原的統治。他們非不聽,非要準備起義,這下好了,雖然只折損了九個縣,但這九個縣可是咱們在河北勢力最大的九個縣,河北的勢力折損了一半多,若是再牽連出別的來,損失就會更大!崔成發他們死有餘辜,我只是可憐白白死了的香眾。”
“大哥,這不是大家覺得明國調動的兵馬這麼多,覺得此戰明國輸了影響會很大麼?大家都沒有親自帶兵打過仗,對西域有多遠也沒什麼概念。”李二乾笑道。他其實當時也支援崔成發等人起事,只是因為山東這邊的總壇主是彭聚,而彭聚堅決不同意才罷了在山東起事的心思,但也派出了自己的一些手下去河北支援。
“叫你們平時別就會練武,學文也別隻讀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但只對願意當官的人有用,咱們造反之人讀那個做什麼!有空了多讀讀兵書,咱們教裡也有元末打過仗的人,多請教請教他們!”彭聚又道。李二隻能聽著。
彭聚教訓完了,問道:“咱們派過去的人怎麼回來?”
“大哥,咱們派過去的人都是去了高邑縣,現在東面的寧晉縣被明軍完全封住,不讓人經過,他們只能從南邊繞。因咱們濱州靠著大清河,為了方便他們打算繞到大名府,坐船回來。”
“不行,整個河北現在查的都嚴,不能在大名府上船。讓他們去南邊,到開封府坐船去徐州,再從徐州北上回來。萬事穩妥為先啊。”彭聚說道。
“是,大哥,我馬上派人告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