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次出使撒馬爾罕國的目的已經泡湯了。當初卡斯蒂利亞國王恩裡克三世派他們出使撒馬爾罕城的目的是聯合帖木兒對抗奧斯曼國。因為此時卡斯蒂利亞已經控制了西西里島與希臘沿海的部分島嶼,正與奧斯曼國爭奪希臘,希望帖木兒能夠再接再厲從東方牽制。
可沒想到他們1403年9月(大明曆八月)抵達撒馬爾罕城,卻發現整個國家上下的文武大臣和貴族談論的都是東征大明,沒有人想要再次出兵攻打奧斯曼國。而且沒過幾個月數十萬大軍就踏上了東征的路途。
克拉維約和吉哈諾很無奈,但也只能跟著帖木兒一起參加東征。他們當時還幻想著帖木兒擊敗明國,之後放棄繼續東侵的計劃,與明國以罕東或嘉峪關為界,隨後帶兵返回撒馬爾罕城,再次出兵攻打奧斯曼國。
但事情遠比他們能夠想象到的最壞的結果更壞!明國竟然打贏了,而且是全勝,幾乎全殲了東征的撒馬爾罕城國士兵,帖木兒本人也死掉了。當得知張輔帶兵在烏魯木齊城下全殲了最後一支成建制的軍隊後,吉哈諾悲傷的說道:“撒馬爾罕城國原本總共只有兩千多萬人,這一戰損失了七十萬,從此以後一蹶不振,再也無法指望它拖住奧斯曼國了。”當時克拉維約雖然沒有說話,但心裡想的和他一樣。
可之後事情發生了反轉。明國皇帝派出秦王帶兵西征,並且兵力遠遠多於奪取七河之地的需要。雖然沒有寫進剛才的那封信中,但他經過仔細研究,還與撒馬爾罕城進行討論,認為明國秦王的目的地是撒馬爾罕城的可能性很大。
這就又給了他們希望。一旦明國佔領撒馬爾罕城,整個中亞甚至西亞的局勢就會發生巨大變化,撒馬爾罕城國即使不會被滅亡,但也會徹底分裂,其原本佔領的波斯和安納托利亞東部地區就會陷入權力真空。奧斯曼國的貴族見此情況,很可能會將主要注意力轉向東方,爭奪大陸上的土地,在愛琴海投入的力量就會降低,卡斯蒂利亞王國就能暫時得到喘息。雖然奧斯曼國穩固了東方的領土後實力會更強,但那是將來的事情了。
所以,“阿隆索,過一會兒咱們見到明國的皇帝后,應當努力爭取他讓秦王西征奪取更多的城市,讓西亞的局勢更加混亂。”克拉維約對吉哈諾說道。
“這恐怕不容易。咱們就算想施展話術,可明國的皇帝都聽不懂咱們兩個說的語言,只能聽翻譯;而話術這種技巧經過翻譯後就大打折扣了。”吉哈諾說。
“就算起不到什麼作用,也要說,算是做出過努力了。”克拉維約自己也知道希望很小,但還是想嘗試一下。
“不過我更加希望的,是想去明國的本土看一看。”
克拉維約繼續說道:“在出使撒馬爾罕城國之前,我碰巧看過馬可波羅寫的遊記,他在遊記中將塞里斯人的國度描繪成了一個到處是黃金,人民安居樂業,所有人都很有富庶很有錢,商業發達,不存在乞丐的國度。”
“我從前一直不相信世界上存在這麼一個國家。但這次來到伊吾親眼看到撒馬爾罕城國與明國的戰爭,親耳聽到明國皇帝舉行的奢侈宴會,現在竟然對馬可波羅寫的這些事情有些相信了。”
“我也一樣!”吉哈諾也說道:“我從前也不相信世界上存在這麼一個國家,但見到明國的奢侈後也很相信了。我很想去那些馬可波羅曾經到過的城市看一看,與他在遊記中寫的是不是一樣。我尤其想去汗八里(北平)看一看,看一看這個全世界最繁華的都城有多繁華。”
“現在明國的首都不在汗八里。汗八里是當年蒙古人統治賽里斯人時期的首都,新建立的這個明國將首都安排在了‘應天’”克拉維約用漢話說出這兩個字,繼續說道:“這個城市的位置在馬可波羅描述過得揚州附近,現在應該是賽里斯人最繁華的城市。”
“不管是哪,我都想去看一看。”吉哈諾不在意的說道。
他們正說著,忽然聽從前方傳來花拉子模語的話語:“陛下召見卡斯蒂利亞國家的使者。”之後又用其它幾種語言重複了一遍。
聽到這聲音,克拉維約與吉哈諾馬上整理一下衣服,正了正帽子,擦了擦鞋面,走到說話的翻譯面前,跟隨他一起去拜見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