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叫我主上,叫我指揮使。”朱恆實先是強調一下,隨後說道:“下令將士們面向帖木兒所在的中軍前行。”
“主,指揮使,現下在戰場上明軍兵馬雖多,但戰局不利,我軍此時就出動,恐怕凶多吉少。”
“凶多吉少也就罷了,但若是全軍玉碎時還未完成之前徐將軍交待的事情,可就萬死莫屬了。”楠木芳源說道。
“這是徐將軍的命令,豈能不遵從?何況你能想到的事情,徐將軍豈能想不到?”朱恆實馬上對他說道。
“可是,”“沒有什麼可是!”朱恆實打斷他的話:“服從命令乃是軍中第一要緊的事情,馬上下令將士們動起來。”
楠木芳源不敢在辯駁,但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並不服氣。朱恆實一面讓北鼻元信去傳令,一面放緩了語氣對他說道:“芳源,你剛剛從國內來不久,不知曉明國的內情。”
“明國與國內不同。國內凡是武士都地位崇高,明國的將士雖然也地位不低,但與國內的武士還是比不了的。”
“而且明國的皇帝對軍隊管的很嚴,尤其是聽從命令一事。國內的武士可以反對上級的命令,但在明國絕對不行!尤其是在戰場上,戰場抗命主將會直接將你處死!”
“既然明國對武士,將士這樣,我們為何還要來到明國為他們的皇帝打仗?”楠木芳源不解的問道。
“為什麼?為何更好的生活!”朱恆實語氣沉重的說道:“芳源,你是楠木家族的人,不論足利氏還是現在謀朝篡位的源氏,都對你家不錯,不僅有自己的封地,在朝廷中還能為官領取國家的俸祿。”
“可大多數武士都過得窮困潦倒!留在國內雖然不至於餓死,但也就僅僅是不會餓死了。而來到大明為明國效力,待遇你也看到了,頓頓有大米飯吃,還有肉,對大多數武士來說,已經是天堂般的日子了。更不必提明國對於立功之人的賞賜比國內的朝廷要大方得多!”
“所以我要帶著他們來到明國為明國的皇帝打仗。”他最後說道。
楠木芳源沉默。他如何不知道國內大多數武士過得什麼日子?尤其原來南朝的武士,基本上都快要窮死了。來到明國過得比在國內好得多。他不得不接受了朱恆實的話語。
此時北鼻元信已經將命令傳達完畢,全衛的將士都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出動。朱恆實走到將士們的中間,用扶桑語對他們說道:“勇士們,面前的敵人不僅是明國的敵人,也是扶桑的敵人。撒馬爾罕國主的理想,就是成為另外一個鐵木真,這個征服了許多國家的蒙古大汗。即使征服的明國,他也絕不會滿足,必定會向忽必烈一樣攻打扶桑。”
“忽必烈的兩次攻打扶桑,都是因為不重視水戰,被神風所擊敗,但撒馬爾罕國是一個也十分重視海上的國家,擁有很強的水軍,等到征服明國後就會將這些水軍調到東方,用來對付扶桑。”
“而且西虜與蒙古人還不同。蒙古人只是要百姓對他們臣服,而西虜不僅要百姓對他們臣服,還要讓百姓信奉他們的宗教,扶桑一旦被西虜佔領,我們傳承了兩千年的文化就會被毀滅殆盡!”
“所以為了扶桑不被佔領,為了傳承的文化不會毀滅,我們要在這裡擊敗他們!”
“而且這段時日勇士們在明國,無論衣食住行都比在國內要強得多。即使為了報答明國的恩情,我們也要努力奮戰。”
“勇士們,隨我前行,七生報國!”朱恆實最後呼喊道。
“七生報國!”眾人也呼應道。
“進兵!”
……
……
“他們在喊什麼?”帖木兒當然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這個有不同尋常動向的衛所。
“大汗,他們說的不是契丹話,應當是契丹東面一串島嶼上的一個叫做扶桑的國家的話語。剛才他們嚷的這句話的意思大約是忠於國君為國家奮戰的意思。”他身旁一個翻譯有些猶豫的說道。他是漢話翻譯,對於扶桑話其實一點不懂,剛才的翻譯完全是自己猜的。
不過帖木兒並未發覺他是亂猜的。在上陣前喊幾句這樣的口號很正常,帖木兒也不以為意,見到這個衛所計程車兵此時緩緩向前,好像是直衝著他來的,笑道:“徐暉祖莫非就要用這個衛所來打敗我軍?”
翻譯沒敢說話。不過帖木兒只是自言自語,也沒等著翻譯有人說話就自己繼續說道:“這個衛所必定是被用來吸引我的注意的,真正的殺招還未顯露出來。”
“但徐暉祖能將如此重任賦予這單獨的一個衛所,這個衛所必定也不好對付。下令哈木裡帶領他屬下的一萬騎兵對付這個衛。如果他們在騎兵的威脅下還敢前行,就消滅他們:如果他們結成緊密的陣勢防備騎兵,就讓他們不能向前動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