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還要再等一個月?”
“八月份西北的天氣還熱,太陽又曬,可不是打仗的好時候,等九月份天氣轉涼以後最好。”
“這麼說帖木兒也知道這個時候是打仗的好時候,我看他會搶先打仗,或等我軍露出破綻後趁勢進攻,以徐輝祖的謹慎,估計又得拖一個月。藍珍打仗也偏謹慎,這次又是對付這麼強的敵人,決定估計和徐暉祖一樣。”曹行自己也是板上釘釘的侯爵繼承人,又與徐暉祖、藍珍等人很熟,說話也就隨便些。
“謹慎也是好事。”
“謹慎當然不是壞事,但過於謹慎恐怕會耽誤戰機。當初開平王若是太過謹慎,也就不可能在洪武元年就攻陷北平了。”
宋瑄沒有再說話。這是兩種不同的打仗理念,不好說誰高誰低,他跟曹行就此辯論更是沒有意義。
曹行又嘀咕幾句,最後說道:“罷了,秋天打仗也好,不熱。只是千萬別拖到冬天。”
“不會拖到冬天的。”宋瑄又道。
“為什麼?”曹行有些奇怪的問。若是有什麼破敵良策,他不會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就是感覺。”宋瑄也不知怎的,就是感覺戰爭不會拖太長時間,冬季到來前一定結束。
“但願如此。”
……
……
允熥離開府軍右衛的營地,先後去了講武堂與國子監吩咐俞周文、鄭軒和金善一定不能懈怠,也不能接受任何人的請託。尤其是國子監去年剛剛改制,制度還不健全,允熥很怕有人趁著他不在向裡面塞人,所以反覆囑咐金善。
“若是有人向你請託,你就拖延時日,待朕趕回來,朕一定將請託你的人罷官永不敘用。”允熥說道。
“是,陛下。”金善躬身答應。
允熥之後返回皇宮,但將格致院院使楊士奇叫進宮來,也囑咐他:“朕不在京的這段時日,你也一定不能懈怠,朕吩咐你們思考的那幾個問題,等朕回來了可是要檢查的。”
“臣必不敢懈怠。”楊士奇忙躬身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