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也賠笑,接著說道:“至於小孩子,母親仍在的繼續交給母親撫養,母親死了的分給所有將領做小廝,官府也留了不少作為奴隸。我還收了幾個女孩子將來當侍女,交給王府女官調教。”
允熥正要說話,忽然聽允炆道:“二十叔,女人分給將士們為妻也罷了,將所有男人都處死是不是有些過了?還有小孩子,為何不將他們教化為大明百姓?”
允炆作為崇尚宋代儒學派別的人,主張以德服人,教化蠻夷。
朱松笑容不變,但話不是很好聽:“允炆,即使孔子,原話也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這個部族與我軍打仗時十分兇狠,凡是抓到我軍將士都會殺掉,並且所有城南男子都曾與我軍打仗,殺了他們不僅合情合理也符合國法軍法。”
“那小孩子呢?”
“這種蠻夷部族,打仗時全族不論男女老少齊上陣,即使小孩也幫著運東西,趁著我軍不注意襲殺將士,叔叔沒有將他們全部處死,已經是寬宏大量了。”一邊說著,朱松想起了之前平定幾個部族的時候被孩子偷襲打死的將士,語氣不由得更加嚴厲起來。
“即使如此,也不是所有小孩子都曾同大軍交戰,也應當予以鑑別,將未曾和將士打過仗的小孩挑出來教化為百姓。”允炆又道。
“你說的也未嘗沒有道理,可如何鑑別?他們部族中的人都沾親帶故,要是讓他們自己說,估計把所有人都說成白蓮花似的,好像和我軍將士交手的孩子都是鬼魂一般。既然沒有辦法鑑別,只能一視同仁全部當奴隸。”朱松對於允炆的論調很厭煩,但也不得不回答。
允炆還要再說,允熥插言了:“二哥,邊地與內地不同,有些事情並非是你想象的那樣。”
“但也不至如同二十叔這般處置。”允炆道。
允熥想了想,覺得自己講道理是不可能把允炆說服的,於是說道:“二哥,所謂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二哥今年不如去邊地看一看,知曉邊地的情形到底為何。”
“好。”允炆自己也想知道,自己懂得的這些道理到底是對是錯。
議定此事,眾人也都餓了,一起去側廳用膳,又招呼幾個孩子。敏兒正玩得高興不願意去吃飯,但大家都不敢不聽話,她一個人也沒意思,只能一臉不樂意的神情去用飯。
允熥沒有在意敏兒的表情,或者說顧不上。他一邊吃著,一邊與朱松說話,說一些輕鬆的話題,允炆和昀芷不時也插言,氣氛一改剛才的沉悶,變得十分活躍。
不過馬晗雨一直沒有說話。一來,允炆的規矩很大,不許她隨意說話,二來他們聊了許多小時候一起在宮裡的事情,她也不知道,更不敢亂說話,所以只能沉默不語了。
不多時她吃完了飯,起身說道:“官家,二十叔,夫君,妾已經用完了飯,瞧著幾個孩子也都早已吃飽現在都打鬧起來,妾帶著他們去後閣玩耍,省的擾了你們說話。”
“你去吧,多管著點兒文奎。我記得他在杭州的時候是很知禮的,怎麼現在這樣了。”允炆皺眉,小聲對馬晗雨說道。她答應一聲,帶著孩子們退下。
允熥瞧著時候也差不多了,又與朱松喝了一杯酒,將話題轉向國家大事;說了一會兒國家大事,他忽然說道:“二十叔,你可知西北的撒馬爾罕國明年要出兵東征大明?”
“有這事?”朱松驚訝。他離開四平後就一路快馬加鞭向京城趕來,一路上雖然在驛站住也只是睡個覺,所以完全不知曉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臘月二十三我收到從西北發來的急報,撒馬爾罕國有意東征大明。”允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