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見她答應,轉而吩咐宦官將他從永藩千里迢迢帶回來的禮物整理好,又換了一身衣服,坐上馬車與妻妾一起前往皇宮。
馬車很快來到皇宮外,從長安右門駛入皇城,一直到乾清門外才停下,允與妻妾從馬車上下來,向乾清門走去。
但他還沒有走到乾清門,就見門口人影一閃,一個身著皇帝常服的人站在門口,對他笑著說道:“四弟!”
“皇兄!”允喊了一聲,快步走到他跟前,跪下行禮。
允一把將他拉起來,笑道:“兩年不見怎麼變得這麼生分了。”
“臣弟兩年未見到皇兄,情不自禁。”允笑道。
他們兄弟二人說笑幾句,吳氏帶領楊氏走上前躬身行禮:“臣妾見過皇上。”
“弟妹好。這是,”允看著楊氏說道。
“這是弟弟在永藩迎娶的側妃。”允忙道。
“好,好。”允打量了她幾眼,意義不明的說了幾個好字,吩咐身邊的宦官:“你帶永王正妃側妃去拜見皇后,吩咐皇后對側妃多賞賜些。畢竟是頭一回拜見。”
宦官領命,領路帶著她們去了坤寧宮。
允則與允並肩來到乾清宮,一邊走還一邊問道:“你這二年在永藩,來朝廷的摺子也少了,皇兄也不知你再那邊經營的如何。現下手底下的人口有多少了?糧食可否自己?快來和皇兄說說。”
“皇兄,弟弟這二年在東北,自認為經營的還不錯。”允先自誇了一句,接著說道:“這幾年永藩一共從中原接了百姓二千多人,這麼點兒人口當然是不夠的,弟弟就使人四處討伐或聯絡女真部族,擴充人口。到臣離開永藩前,歸化的女真人、蒙古人有十萬七千餘人。”他把被打敗後作為奴隸使用的女真人也算在裡面了。
“這其中道教起了很大作用。當地人都十分愚昧,弟用儒學教化他們收效甚微,反而是學了些粗淺的醫術的道士在各個部族十分受歡迎,往往只要有一個人被治好了病,全村寨的人就會全部信了道教。雖然大多數人不過是淺信,但信了道以後也對官府的牴觸小了許多。”
“張真人又拉小販去他們的村寨做買賣,使得他們對於漢人的印象也大為改觀。幾位真人又收容了幾個年輕的小孩子做道童,幾年下來都已是虔誠的信徒,與師父們一起在村寨間傳教。”
“呵呵,皇兄當初吩咐你扶持道教沒錯吧。”允笑道。
“皇兄真是有遠見。弟一開始還不太相通道教會有這樣大的作用,若不是皇兄堅持,恐怕只會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如此就絕不會有這樣大的局面了。”允道。
允笑了笑,又對他囑咐道:“即使如此,也不能全依賴道教。道教只是讓他們不至於對大明心生牴觸,但你在當地開府建衙,勢必要從他們身上徵稅派差,他們就是成了道教徒也不會心甘情願的交稅派差的。”
“還是要打掉當地的幾個大部族,讓他們心生懼意不敢不聽你的話。最終的目的是要拆散他們的部族分為村落。你可不能像流官一樣幹完一任拉到,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將來的永王可都是你的子孫後代。”
“臣弟豈會不知這樣的事情?皇兄放心,臣弟一定照辦。”允說道。
隨後他接著介紹:“東北的氣候寒冷,臣弟使人測算了緯度,永明城比二十叔的開原城還要靠北,每年糧食只能一熟。”
“但當地的土地非常肥沃,老種地的農戶說這土地肥的都冒油了,即使什麼肥料都不用,莊稼漲勢也差不了。後來將高粱、小麥、大麥等莊稼的種子種下去,果真,莊稼長的很好,又恰好沒鬧什麼災,所有的農田都豐收,糧倉也都堆滿了。只要每年都能這樣,永藩就不需要中原的糧食了。”
“這樣最好。不過恐怕不能每年都這麼幸運,現在還是從中原每年運一些糧食過去存著,等你手裡有差不多夠治下百姓一年的口糧時再停止從中原運糧。” 富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