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藍珍等諸將也都顯露出了自己的本事,就是臣也自嘆弗如,陛下不必憂心。”
“這可不一樣。你們都是經過大戰以及逆境的人,現在的這些將領都是一領兵大明就處於鼎盛之時,前後打的幾仗也都是佔盡優勢,即使勝了也算不得太過本事,還需要你們教導。”
允熥這說的是實話。現在這些中生代將領,即使年紀最大的徐暉祖之流,長大領兵的時候也已經是洪武十幾年了,大明早就佔盡優勢,除打蒙古之外的仗相當於吊打幼兒園小朋友,即使打蒙古只要帶兵的將領謹慎也不至於吃敗仗;最近的這次攻打安南之戰雖然他很重視,但也是以眾欺寡,胡季犛又即無官心也無民心,大軍必勝無疑。
但即將開始的對撒馬爾罕之戰可不同。雙方出動的總兵力不會差很多,帖木兒因為戰無不勝所以軍心士氣也高,允熥雖然早先對於此戰很有信心,但在確切訊息傳來後也不免惴惴不安。
而耿炳文又是大明最為出名的守將,允熥不由得在他面前就吐露出了自己的擔心。
耿炳文也知道他在擔心對撒馬爾罕之戰,待允熥說完後寬慰道“陛下,臣等也不是天生就會打仗,也是在戰火中歷練才歷練出來的這些打仗的本事。現在這些將領都天資聰慧,必然不會比臣要差。”
聽了耿炳文的話,允熥心情稍緩,正要再說什麼,忽然笑道“瞧朕,說是來探望你的,怎麼說起了這些?”隨即不再提剛才的話題,改為說輕鬆的話。
又與他說了一會兒話,允熥起身告辭。耿炳文不敢留客,只能站起身來送他出府。允熥笑道“不必了,愛卿雖然身子還硬朗,但也要注意防寒,不必送出門來了。讓耿璇來送就好。”
耿炳文也不矯情,推脫一次就留在了屋裡,讓長子耿璇代替他送皇上出府。耿璇答應一聲,與弟弟們一起陪著允熥向府外走去。
“耿璇,你現在中軍都督府裡為都督,為朕將這一府打理的甚是有條理,讓朕省了不少心啊。”一邊走著,允熥一邊問道。
“啟稟陛下,臣在中軍都督府裡不過是依照規矩辦事。”耿璇謙虛的說道。
“就是依照規矩辦事才不易。”允熥嘆了口氣,說道。耿璇站在一旁,沒有搭話。
允熥也無意和他對此多說,又道“自從朕即位已來,你一直在五軍都督府辦差,雖然差事辦得不錯,朕離不得你,但一直辦這樣的差事,以後的史書上可就不會有你的名字了。自古以來,指揮將士打仗的將領都有赫赫威名,如衛霍、二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誰知道在他們領兵打仗之時管著太尉府或十二衛的人是誰?”
“你是朕的藩第之人,朕豈能不照看於你!所以朕決意明年派你出征西北,你可願意?”
“臣決不辱命!”耿璇馬上大聲說道。他身後的幾個弟弟聽到這話也都十分高興。
耿璇早就想領兵出征了,不光是為了自己以後在史書留名,更是出於現實考慮。
雖然掌管五軍都督府這樣的衙門也算是位高權重,但武將要顯露自己的本事最直觀的地方還是戰場,只有在戰場上立下功勳才能有赫赫威名,才能讓人服氣;若是沒有戰功,在五軍都督府裡也坐不穩當。他已經遇到很多在戰場上立下過功勞的將領了,或許是他的錯覺,他總覺得這些人對他略帶輕視之意。
並且不僅是他,他的幾個弟弟雖然曾在地方任職,但也沒有帶兵出征過。若是長此以往,他們家有可能就敗落下去。
所以他一直想要帶兵出戰。但是允熥不知怎麼,一直沒有讓他出去打仗,他也不敢主動去求,一直蹉跎至今。好在皇上終於想起了他。‘這一戰我一定要好好表現,立下戰功,讓皇上知道我還有些本事。’他想著。
“好,那朕就等著愛卿的捷報了。”允熥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