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財政問題也確實是大問題。
“任何一個朝代,在最後要滅亡時,其各種問題都會集中表現為財政問題。趙宋抵抗蒙古四十多年,最後財政收入不能支付前線的軍費。官府不得不加稅以維持軍費。但這個時候趙宋朝廷上下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對抗蒙古上,對其他方面不免有所鬆懈,所以這些稅都加在了無權無勢的百姓身上。致使百姓生亂最後趙宋滅亡。將來若是大明有這麼一天,多半也一樣。”
“陛下!”聽到允熥最後一句話,夏原吉和胡廣都趕忙跪了下來,說道。
“你們不必說什麼,若是依照現在的收稅制度進行下去,早晚朝廷會有嚴重的財政危機。所以朕必須開市舶司,鼓勵商業,讓大明和趙宋一樣商稅和關稅為主,農稅為輔。”
“並且這一切都刻不容緩必須馬上改革,等到幾十年之後朝廷上一切都有定製時,就積重難返了。說不定到時候開了市舶司一年只能收上來幾千兩銀子的關稅;即使要鼓勵商業,恐怕在層層官員的桎梏下也不會有什麼用。”
“陛下,萬不至於此。”胡廣說道。
允熥看著他們的後背,沒有說話只是笑了兩聲。歷史上隆慶開海後一年不過幾千兩銀子的關稅,這可是史書上記載的。
所以現在進行這些制度改革比奪取多少土地、征服了多少番國更為重要;若是華夏還是不符合時代的制度,就是現在奪取了再多的土地,早晚也守不住讓外人奪去。唐代一度將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了裡海附近,但後來還不是連西域都丟了?
允熥又說了幾句話,對他們說道:“不管你們理解不理解,朕也就只能說這麼多了。但,”他加重聲音說道:“不管你們理解不理解,也要執行朕的旨意。”
夏原吉和胡廣倒是明白了允熥之所以最近一直在忙著商業的緣故,但他們對於允熥的話只是半信半疑。他們覺得允熥說的話有道理,但好像有些絕對了。
不過他們也不會再向陛下發問,也會毫不懈怠的執行允熥的旨意。
在他們出門前,允熥叮囑道:“朕剛才說的話你們除可以和練子寧說以外,不得和其它人說,尤其是你們的家人和下人。”
二人雖然奇怪,但仍然答應著,躬身退下。
允熥跌坐在椅子上,伸手擦了擦汗。雖然不是什麼體力勞動,但他仍然腦門子上全是汗水。
他又一口將茶杯中的茶都喝光了,嫌不解渴,對著壺嘴又喝了半壺水才不覺得渴了。
王喜此時跑進來,見到允熥的樣子忙服侍允熥,又命人更換已經完全化了的冰塊,同時讓侍女給他扇風。
允熥看著王喜,突然說道:“要是大臣們都和你一樣只是賣力幹活不問為何就好了,朕就不必費心答疑解惑了。”
王喜聽了允熥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不知什麼意思,但聽著好像是在讚賞自己,於是笑道:“謝陛下讚賞。”
允熥大笑,但沒有說話。
……
……
同時,經營刺繡的周家家主周志寶在整個家族的會議上,吩咐道:“老四,你們這一房的產業先放進產業園區之中。”
“嗯,大哥。”老四周志福答應著。他們一房手裡沒有最好的刺繡手法,自然是要將他們這一房的產業遷入。私下裡周志寶也和他商量過了。
“雖然我如此謹慎,但咱們刺繡行當到底特殊,應該不會有事。”周志寶說道。
“不過為了加一道保險,各房,記得從現在起,若是繡出了最好的繡品,不管是屏風還是衣衫,不管是不是某個官員定做的,都要留下來不許賣出。過年時,我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