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的常備軍和這裡國家的常備軍不同,都是自己種地養活自己。”沙迷查干連忙解釋道。
“原來如此。這樣的兵不能叫常備軍,只能叫做預備軍或者輔兵。但這樣一來,他們有六千萬人口,只能動員起兩百萬軍隊效率也太低了。”科利賈克說道。
沙迷查干難以和他解釋明國與中華文化圈之外的國家完全不同的政治組織體制,只能說道:“雖然他們只能動員起兩百多萬人,但這些軍隊完全聽命於皇帝一人,皇帝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幹什麼,沒有人敢違背皇帝的話。”
科利賈克有些奇怪,問了問明國的政治體制,很稀奇的說道:“這可真是無法想象的制度,那些任命到地方的官員不會想獨立麼?”
沙迷查干又解釋了一番,科利賈克才不再詢問這個問題,問起了另外一個問題:“那麼明國真正的常備軍大約有多少?”
沙迷查干在心裡算了一番後說道:“明國的常備軍有四十到五十萬人。”
“也不少了,”科利賈克說道:“再加上那些介於常備軍和預備軍之間的軍隊,確實實力很強。”
“就是如此,所以我才敢來找你商議對付帖木兒。”沙迷查干趕忙將話題拉回來:“帖木兒在打敗奧斯曼國後一定會出兵進攻明國,兩個當世最強的國家必將一戰,到時候就是咱們蒙古人趁機崛起的機會了。”
“怎麼?你覺得明國必勝不成?”科利賈克問道。
“明國未必能勝,但一定不會輸。明國的政治體制是沒有去過的人難以想象的,帖木兒一定不可能征服明國,除非他能在蒙古草原上用很長時間將草原上的人都統一起來,再南下才有可能;可帖木兒現在已經六十五歲了,還有幾年好活?他哪有時間統合草原?”沙迷查干說道。
“你的意思是讓明國和帖木兒汗國反覆拉鋸戰,最後拖死帖木兒?”科利賈克說道。
“我覺得戰爭多半會如此進行。帖木兒已經這麼大了,明國皇帝才二十幾歲拖得起,即使明國初期進展不順,也能夠拖住帖木兒,最後拖死他。”沙迷查干說道。
科利賈克思量了一會兒,覺得如果明國真的有沙迷查干說的這麼強大,應該能拖死帖木兒,說道:“好,若是帖木兒真的在討伐奧斯曼歸來後出兵進攻明國,我就在後方出兵打擊帖木兒汗國。”
沙迷查干才不相信科利賈克敢出兵攻打帖木兒汗國,除非能確定帖木兒已死。但他仍然笑著說道:“那就這麼說定了。具體事情,等將來帖木兒真的要出兵東進時我再派人來和你商討。”
“並且你不如派人和我一起去東方,見識見識明國?”
科利賈克也正想知道明國是不是像他說的這樣強大,聞言欣然說道:“好。”
說完了正事,科利賈克傳令設宴招待沙迷查干,自己則繼續和他聊天。
沙迷查干見此時科利賈克左右之人應該都是蒙古人,問道:“科利賈克兄弟,身為蒙古人為何宮廷之中所說的語言都有突厥語?並且為何穿這些突厥人的衣服?”
“哎,你們在東邊,可不知道我們西邊這些人的難處。當初建立汗國的時候,一共也沒有多少蒙古人,都是操著突厥語的不同民族。為了治理地方,不得不使用突厥語。月即別汗在位時,還信奉了天方教,現在汗國內的蒙古人也多信奉天方教了。”
稍後的宴會,更是完全採用的突厥禮儀,這甚至讓沙迷查干想起了去帖木兒汗國拜見帖木兒時所受到的屈辱。雖然他的座位完全不同,但那時的宴會禮儀與這幾乎一模一樣。
沙迷查干看著那些一副完全蒙古人長相,但是突厥語比蒙古語說得還好,也一身突厥服飾的人,忽然認為白帳汗國內的蒙古人已經不是真正的蒙古人了,他們除了長相和當地人還有所差別,其它已經和當地人沒有差別了。
他開始反思自己來聯絡他們是對是錯,最後只能自我安慰道:‘就算他們不是蒙古人了,聯絡他們也不是錯的,起碼是對抗帖木兒汗國的盟友。’
‘哎,不知道比白帳汗國更西邊的金帳汗國和藍帳汗國是什麼情況。希望當地的蒙古人和白帳汗國的不一樣。’
他正想著,科利賈克舉起酒杯說道:“沙迷查干兄弟,怎麼不喝酒了?快喝酒啊!這是我從金帳汗國的斡羅斯(俄羅斯)拿回來的,和玉茲草原這裡的酒截然不同,應該和東方的酒也不同。”
沙迷查干按下心思,舉起酒杯喝起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