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第十一、十二支隊伍也都檢閱而過,衛所百戶隊伍的表現和前幾支同樣不怎麼樣,講武堂二年級學生的表現和一年級學生差不多好。
最後一支隊伍出來的時候,允熥自己都沒心情看了,轉過頭對金純說道:“講武堂的學生練習的不錯,值得嘉獎。金純,這些二年級的學生,若是從現在開始到畢業時沒有犯什麼錯誤,原本該一年撤銷但時間不夠無法撤銷的處分,都撤銷了吧;一年級的學生,身上揹著的處分減一等;領隊的人,朕聽你說是鄭軒?”
“是,陛下。”金純答道。
“司務從正七品到從九品的都有,鄭軒的司務朕記得是從七品,升為正七品。”允熥道。金純應諾。
允熥又道:“朕還有一件事情要交給你,……”
他正說著,忽然見到金純的臉色有些變化,眼睛盯著下面的校場。允熥好奇,轉過頭也看向校場,這一下子,就看到了令人無比吃驚的一幕。
只見正在行進的這支隊伍所有人腰板挺得特別直,就是兩支講武堂學生的隊伍也略有不及;這也罷了,可橫排也十分整齊,腳步聲略微凌亂,卻也比其他的衛所隊伍強得多。
踢正步腳步聲也不怎麼齊,也和講武堂學生的隊伍差不多,只是最後的轉圈有些亂。
整體上來說,這支隊伍與講武堂學生的隊伍可以說是不相伯仲。
允熥問道:“這是哪個衛的隊伍?”
侍立在他身邊的侍衛李波也十分驚訝:他並未去教導上直衛選出來的百戶,但也聽說教導他們十分不易,誰知竟然能有一支隊伍達到這樣的水準。
他聽到允熥的話,忙答道:“陛下,是府軍右衛的隊伍。”
“夫君右衛?指揮使是宋瑄?朕還記得有一個指揮同知是李增枝?”允熥自言自語。
“宋瑄和李增枝呢?快讓他們過來。”允熥對李波說道。
李波馬上去找。他們二人並未在臺上,而是與自家的隊伍在一起,李波只能下了臺前往檢閱完畢的隊伍那裡去尋找。
……
……
宋瑄放下手中的千里眼,對李增枝說道:“最後的轉向有些亂,要不然就能超過講武堂的學生了。現在綜合來看,恐怕是比不上。”
李增枝也放下了手中的千里眼,恨恨地說道:“怎麼最後這樣不好!”
“你待會兒可別斥責他們。他們表現的已經不錯了,咱們本來就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解決轉向混亂之事,昨日的排練不過是碰巧了那樣好,能當做常例的。”宋瑄說道。
“可是,”宋瑄的話李增枝當然明白,心裡其實也覺得是對的。但他一心讓府軍右衛的隊伍壓倒其它所有隊伍,但就因為最後有些亂而功虧一簣,他不甘心。
但宋瑄是指揮使,他雖然出身較高,但也不能不敬上官,只能壓下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