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發財了,發財了。”蕭卓看著面前的大米笑道。
剛剛趕到的李泰元則激動地問道:“這些大米多少錢!”
“每石一百文,每石一百文。”蕭卓笑道。
“一百文。”李泰元感覺自己要幸福的暈過去了。現在是大明曆七月份,江浙地區的早稻已經收割,糧食正是一年當中最便宜的時候,但在市場上購買一石大米也要一百六七十文,即使是大糧商從農民手裡收糧食,價格也絕對在一百文一石以上。他們李家也有幾百畝地種糧食,從農民手裡的收購價格從來不低於一百一十文。
並且那還需要從村裡運到倉庫裡面,花費人力;這直接從他們的船上卸下來,稱好放進自家的船裡就可以輕鬆運回去了,節省的不是一點半點。
“泰元,我可提醒你,他們這次可是一口氣運了一萬多石的大米過來了,咱們要全吃下?”蕭卓提醒道。
“一萬多石大米,不過是一千多貫錢,有什麼吃不下的?”李泰元反問道。
“錢是足夠,但地方呢?上滬肯定沒有足夠的糧倉,你們家現在有足夠的糧倉放這些糧食麼?反正我們家的糧倉現在都是滿的。”蕭卓繼續問道。
“這,估計是沒有。”李泰元家平時又不做糧食生意,糧倉不多,現在又是剛剛收穫估計家裡的糧倉都裝滿了。
“你說怎麼辦?”李泰元反問蕭卓。
“這還不好辦?找王仁德,他不是上滬當地人?找他聯絡松江府的糧商,咱們以一百文的價格從這裡買下,轉手以一百二十文賣給當地的糧商,原地不動就發了財,多好。”蕭卓說道。
“我們家得留下一千多石,用作桑田的賦稅。一千多石我們家的糧倉還放得下。”李泰元說道。
“我們家也得留下幾百石用來交稅。”蕭卓也說道。
“那我馬上去城裡找王仁德,蕭大哥,你先在這裡看著點兒。”李泰元馬上說道。
“慢!”蕭卓喊道。
“怎麼了蕭大哥?”李泰元奇怪地問道。
“李泰元,這件事情最大的問題,你還沒有意識到麼?”蕭卓對他說道。
============================
感謝書友這尼瑪竟然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