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瑤在說出福清公主的事情前,設想過無數允熥的反應,但完全沒有料到允熥會說出這樣的話。一時之間,熙瑤話不知道怎麼接下去了。
允熥說道:“你以為我會下令處罰福清姑姑或者對此不聞不問?怎麼可能。《禮記·禮運》有言: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指得就是吃飯,男女指得就是男歡女愛,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福清姑姑既然駙馬已經過世了,年紀又才三十三歲,忍受不住當寡婦的日子很正常。”
‘那剛才你為何會對昀蘭之事如此生氣?’熙瑤在心中想著。她當然不會問出來。
不過即使她不問,允熥也能猜到她在想什麼。任何人都會聯想到剛剛的昀蘭之事。
允熥剛才之所以生氣,一半的原因是昀蘭喜歡上了一個有婦之夫,另外一半的原因,是這件事脫離了允熥的掌控。
允熥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一向將皇宮看成是自己的家,皇宮也確實是他的家。既然如此,
作為一個骨子裡有著現代思想的人,他不反對自由戀愛。若是昀蘭喜歡上了一個沒有成親的侍衛,並且馬上告訴允熥,允熥或許會笑著和她開玩笑,然後將侍衛叫來,宣佈他馬上就要成為駙馬都尉了。
可已經逐漸被權力所侵染的允熥完全不能忍受身旁的親近之人這樣的事情瞞著他,所以對昀蘭之事如此生氣。作為當家人的允熥未必每件事都要過手,但重要的事情都要迅速知道。
而福清公主的事情完全不同。福清公主早已出嫁,不在宮中居住,允熥也從未想過掌控這些姑姑。他對於寡婦再嫁也沒有絲毫歧視,所以並不生氣。
“可,皇爺爺在位時從未允許任何一個姑姑再嫁。當時安慶姑姑、福清姑姑就已經守寡了,可皇爺爺並未再次挑選駙馬。”熙瑤說道。
“但皇爺爺也沒有明令禁止公主再嫁。”允熥說道。
朱元璋作為皇帝極力堅持三綱五常、從一而終,鼓勵寡婦守寡,對自己的女兒也一樣。歷史上明代的所有公主沒有一個守寡之後再嫁的。
允熥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三綱五常、從一而終宣傳的再多,百姓沒有飯吃仍然會造反,士紳在大明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仍舊會背叛大明,‘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少數書呆子並不能改變這一情況。
更何況現在大明人口不多,仍有生育能力的寡婦被禁錮起來是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如果不是怕背上不孝的罪名,允熥都想在朱元璋過世後將他沒有子女的年輕嬪妃都放出宮任其婚配。
既然允熥下了決心,熙瑤也不會和允熥頂著幹,說道:“那臣妾和福清姑姑說一說,允許福清姑姑再嫁?”
“嗯,你和福清姑姑說一說,不過不要聲張。”允熥說道。
……
……
二月初二龍抬頭,是一個被允熥定為假日的節日,從下一天二月初三開始,就是京城之中無數的學校,包括講武堂、皇家學堂和國子監開學的日子。
允熥本來想去講武堂出席完開學儀式後在講武堂布置任務的,但因為昀蘭之事影響了心情,將想要佈置的事向後推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