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夏原吉說完了杭州的事情,飯也吃得差不多了。允熥放下手中碗筷,夏原吉也馬上垂手坐在允熥身邊,侍立在一旁的宦官乾淨利落的一頓收拾,眨眼之間桌子已經光潔如初。
允熥這時對夏原吉說道:“你之前對西安府有所瞭解麼?”
夏原吉渾身一震:允熥終於要說他這次召見自己的真是緣故了。
夏原吉也不傻,允熥忽然將他從人間天堂的杭州府調到西安為知府,肯定是有什麼目的,說不定有非常重要的任務交給他。他在震過後馬上在椅子上挺直了身子,沉吟了一會兒後說道:“陛下,臣只知道西安是秦、漢、隋、唐等數朝的古都,現在似乎人口不多,田地也不多,當地的百姓生活比不上江浙。”
“確實如此,西安府雖然在三秦算得上是富庶之地,但比起江南來就差遠了,就是江南最貧瘠的地方都比西安富庶。”允熥說。
“朕雖然沒去過西北,但與秦王等人談論到三秦的百姓,秦王反覆和朕訴說三秦百姓生活之艱難。”
“不管是哪裡的百姓,都是朕的子民,朕聽了當地的百姓生活艱難於心不忍。讓你去西安,就是為了改變這一情況。”
“陛下有何吩咐?”夏原吉問道。
“西北土地貧瘠,僅僅讓百姓在地裡刨食,現在三秦的人口少還好說,但將來等到三秦的百姓越來越多他們還會窮下來。若是要想讓他們生活長久的好一些,必須重開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夏原吉想了想,問道:“陛下指的可是隋唐時從長安到西域一直延伸到大食甚至更遠地方的商路?”
“對,就是這條商路。隋唐時,長安是多麼富裕繁華的地方!在唐代時關中平原已經土地貧瘠,唐太宗、唐高宗和則天皇后多次以洛陽為東都去中原就食,可長安依舊是富裕繁華。朕以為,這就是這條商路的作用了。”允熥說道。
“所以朕決定重開絲綢之路。現在帖木兒不服王化,甚至扣押了先帝派遣到撒馬爾罕的使者,亦裡把力以西的道路是走不通了,但僅僅是亦裡把力就有許多生意可以做,秦王現在又控制了哈密商路更加通暢、”
“你到任以後,首先自然是正風氣興教化,但也要推動西安府甚至三秦其它各府的商戶沿著絲綢之路去做生意。”允熥說道。
雖然大航海時代即將到來,但允熥也不認為絲綢之路就沒用了。大食人的貨物現在一般都是走海路到大明,大明的貨物也多是走海路到大食等地;可不靠海的地方仍然有很多,比如後世的中亞、阿富汗、西鮮卑利亞、東歐等地,這些地方都不靠海,這也是中亞等原本很富裕的地方在大航海時代到來後逐漸衰落的原因。但這也意味著一旦大明打通了絲綢之路,這些地方的商人仍然會為了掙錢沿著絲綢之路來到大明。
有商人來做買賣,沿路的百姓就可以透過給商人提供住處、吃喝而賺錢,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受益。三秦這個地方後來在明末是大多數反賊團伙的誕生地,不就是因為百姓沒有活路嗎,給他們活路他們自然不會造反。
至於大量的商人到來對糧食的需求也很容易解決。之所以歷史上明末三秦人餓肚子,是因為他們沒錢,不是因為缺糧食。當時山硒都有糧食可以出口給後金,自然也可以供應給三秦。只要當地的百姓賺錢了,販賣糧食有利可圖,自然會有人運糧到三秦販賣。
同時這也是給山陝一帶的大商人找賺錢的機會以安撫他們。歷史上明末之所以會出現‘八大皇商’,最重要的緣故就是山陝的商人,不像東南沿海的商人可以做海外生意,不像北直隸的商人可以做京城的生意,為了賺錢只能和蒙古做生意,蒙古被後金控制後就和後金做生意。
允熥對於‘沒有祖國的資本’當然不喜歡,所以他即使不得不鼓勵商業發展,也不想讓商業發展成西方那個樣子,想要發明出有華夏特色的資本主義道路。可這也意味著他必須給商人找到賺錢的機會。雖然現在山陝的商人還不成氣候,但也需要未雨綢繆。
夏原吉是湖廣湘陰人,當地的商業氣氛並不濃厚,他對於允熥這一列鼓勵商業的行為,雖然經過了允熥在杭州時的親自解釋也沒有完全理解。不過他定然會認真執行允熥的命令,聽允熥說完後道:“是,陛下。”
允熥又對此事吩咐了幾句,說道:“還有一件事需要你在三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