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有事情忙時,一般都會覺得日子過得很快。對於允熥來說,一年四季幾乎沒有清閒的時候,所以他每一天都覺得日子過得很快,可最近尤其快。
北方各地八、九月份徵收秋賦,南方各地九、十月份徵收秋賦,此時雖然縣裡面都已經徵收完畢,但要送到州里、府裡的糧倉、倉庫,州府還要統計數字,忙的不可開交;統計上來的數字要戶部匯總,戶部也忙的不可開交;戶部匯總完畢後要報皇帝審查,允熥因為雖然他在努力增加商稅、關稅,但農稅依然佔到了稅賦總額的一半以上,所以也非常重視,依靠自己前世學過的會計和財經知識進行核算。
好容易到了臘月初,各地的數字暫且告一段落,他總算要鬆快一些,允熞的摺子也到了。
雖然允熞在摺子中重點描述了徐增壽他們帶兵打仗的功績:消滅了一個不服王化的女真部落,但允熥還是從字裡行間看出他們的損失不會小。
在摺子上允熥當然不會說什麼喪氣話,嘉獎了允熞;但私下裡給他的信件中,允熥嚴厲地批評了他的‘左傾冒險主義’或者‘左傾盲動主義’,告訴他永明海西岸之人之前已經數百年沒有與漢人接觸過了,與接近熟地的遼東以北地區完全不同,軍事行動要慎之又慎,儘量減少損失,絕對不能幹滅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
允熥又給徐增壽發了密旨,讓他對允熞‘左傾冒險/盲動主義’行為一定要嚴格制止,不惜動用封駁權。
允熥還不知道他鬧了一個烏龍,不過可以想見允熞接到允熥的信後會如何哭笑不得,徐增壽會如何尷尬。
允熥因為不知道自己鬧了個烏龍,覺得自己的處置還算不錯,去看允熞的下一封信了。
允熞的下一封信真的讓允熥十分高興。在海東女真人中傳教取得了初步成功,發展了一個村子幾乎全部都是信徒,這絕對是了不起的成就。
允熥按耐住激動的心情看完了奏摺。奏摺的最後,允熞請求撥付更多的資金支援道教的發展。
允熥放下信,心中想到:‘錢的問題讓設在濟南的道教‘傳教協會’籌措就行了。他們這些道觀和寺廟一樣,洪武年間佔了不少土地,還有信徒的香火,甚至開辦存取款業務賺錢,必須讓他們吐出來一些。’
‘並且必須讓他們儘快拿出錢來。傳教事宜刻不容緩,必須馬上推進。’
傳播國內的宗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到了21世紀還有傻逼的華夏人信了基督教,跟隨南朝鮮人去巴基斯坦傳教,結果被當地的宗教份子殺死的事情發生,當地領事館還得保護未被殺死的華夏傳教士。現在這個時代發生這樣的事情更加不值得奇怪。
依照允熥的觀點看來,這樣的人都該判處叛國罪,政府也不應該保護這種人。這些華夏人利用華夏和巴基斯坦關係好出入境方便,頻繁去巴基斯坦傳教,嚴重影響了當地百姓對於華夏的印象,甚至可能影響兩國關係,罪該萬死。
‘都他媽該以叛國罪處死!’允熥當時知道這條新聞時想到。
所以傳播道教刻不容緩,必須在其它宗教佔領當地女真人精神世界前將絕大多數女真人變成道教徒,當地也要嚴禁其它宗教傳播。
不過這些人都是一個道派的信徒也不好,將來有可能威脅永藩國君的統治。
‘現在在永藩主持大局的是武當山的道士,剛才摺子上寫的名字是張一山?必須讓泰山派或者北平的白雲觀也派人去永藩傳教。’允熥想著。
‘不過這教義必須要統一。對番民傳教可以適當變通,但必須向同樣的方向變通,不能你說一個樣,我說一個樣,稍有差別可以,但不能差別太大。’
‘這幫全真道的道人,先是在開封,又曾在北平,現在又在濟南,連一個傳教的標準經義都搞不出來,真應了那句話:三個和尚沒水吃,現在聚集在濟南的真人得有三四十個,根據錦衣衛的密保奏報天天只是會吵架。不行,得給他們壓力。’允熥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