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允熥並未接見任何人,也未去任何地方,在屋子裡不知道寫了些什麼。
之後,需要接見之人全部接見過了,允熥也可以毫無顧忌去遊覽了。
第三天上午允熥先去了獅子林,遊覽一番,還題詩一首: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雲深處啼。”
這可把現在獅子林所屬的獅子林寺的主持高興壞了。獅子林在蘇州名勝中的名聲遠遠比不上寒山寺和虎丘,來遊覽的人也少,他們寺廟的收入也少;而朱元璋並寺之後寺內的僧人又多了不少,所以他們極為苦惱。
這下好了,有當今詩詞大家、當今陛下的詩詞,不愁人們不願意來。
允熥遊覽了一番,打算離開時,見到一個有些眼熟的畫師正坐著畫畫,昀芷站在一旁,問道:“這是在幹什麼?”
“自然是在畫畫了。二姐年紀大了,出行多有不便;三姐陪著二姐也沒有出來,妹妹就帶上了幾個宮廷畫師,將一路上的美景都畫下來帶回去讓二姐、三姐看一看。”昀芷說道。
允熥覺得昀芷的心是好的。只是,她們看到畫上的美景,恐怕會更加遺憾沒有跟隨允熥出京吧。
下午允熥去了玄妙觀。為了表示對於佛道不偏不倚,允熥只能去過寺廟後去當地的道觀參拜。
允熥一律是在大殿拜一拜,上一炷香,就從殿內退出去了。玄妙觀的道長見到允熥沒有題詩,有些失望。但是道觀的景色確實一般,允熥還記著的詩詞也不多了,得省著點兒用,只能不題詩了。
第二日上午去寒山寺。其實寒山寺的景色也就一般,只不過當年唐代的著名詩人張繼題《楓橋夜泊》此詩在此,所以後來的文人墨客多來此裝逼而已。
允熥同樣是來此裝逼的,所以也題詩一首:
“寺樓直與眾山鄰,魚米東南此要津。
獨惜牙郎趨利市,不聞漁火感詩人。
絕無逆旅知歸客,安問寒巖舊應真。
一自鐘聲響清夜,幾人同夢不同塵。”
允熥題詩的時候,忽然見到了高啟的那一首《賦得寒山寺送別》,忽然想起來高啟好像就是蘇州人,遂問道:“高啟後人可在?”
知府向寶說道:“陛下,高季迪後人在其被先帝處死後,遷居城外的青丘。”
允熥思索片刻,說道:“當年有小人向先帝進高啟讒言,致使高啟被處死,甚為可惜。今朕為其平反,許其家人入國子監讀書。”
高啟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又是吳中四傑,在江浙一帶影響很大,赦免他的罪過可以爭取這裡計程車子之心。
並且高啟當年被處死完全是無妄之災。洪武初年有人誣告當時的蘇州知府魏觀有反心,高啟給他寫過文章,所以高啟被牽連處死。這樣的罪過就可以赦免。若是其他的罪過,允熥就不敢隨意赦免了。
下午去了太湖邊上欣賞太湖美景。允熥還僱傭了一艘大船和昀芷她們在船上蕩遊太湖。伴晚回城之前,允熥仍舊題詩一首:
“野坫投荒三四間,渡頭齊放打魚船。
數聲鴻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第二天上午去了虎丘。虎丘的景色也很美,但是允熥離去之前卻並未題詩。他實在是想不起來有關於虎丘的詩詞了,其它記得的寫景詩詞也都貼不上,所以只能罷了。好在之前允熥已經寫過了三首詩詞,至虎丘寫不出來眾人倒也理解。
之後允熥又遊覽了蘇州其它的美景,雖然並未再題詩,但為之後蘇州的名勝留下了無數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