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地的百姓因為沒有扶桑人侵擾的緣故,過得十分自在,雖然各個部落之間有時也互相攻伐,但是還算是平靜。”
“臣沿著西邊大陸的海岸繼續南下,大約在北緯42度的地方海岸轉而向西。”
“之後臣繼續行進,發現了一個天然良港,位置十分優越。臣在這裡刻石記錄以後就繼續南下了。”
“之後不久臣就見到了一條大河,河邊還有看似是女真人的人活動。臣與他們試著交談,發現他們有人懂得蒙古語,然後得知這就已經到了圖們江了。”
“又往南不久就見到了朝鮮國的村落。臣亮明身份要見當地朝鮮國的官員,該地的官員十分驚訝,不過相當熱情,送與了臣許多糧食果蔬。”
“臣之後繼續南下,於十一月份到達了釜山。”
“巧合的是,臣在釜山遇到了南下運送黃金回去的船隊。臣詢問之後才知道,他們從那裡南下之後,越過南阿依努地與本州島之間的海峽,沿著扶桑東海岸南下,結果補給的時候被當地的海寇發現,海寇對他們進行了攻擊。”
“因為猝不及防,幾艘小船被擊沉或俘虜,然後回過神來才打退了海寇。但是船隻也有所損傷。”
“他們之後一路修修補補、躲躲藏藏,這個時候才到釜山港。之後在釜山港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修補船隻。這次藏得嚴密,沒讓當地的朝鮮官員知道。”
允熥和方鳴謙都明白,這個時候在海邊上為官的人多多少少都和海盜有所聯絡。當官的明面上是不敢做什麼的,但是洩露給有聯絡的海盜就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之後為了安全,臣等全部船隊北上漢城,宣撫朝鮮。”
“臣記得陛下囑咐臣的事情,向朝鮮國君要求允許大明的水師在釜山長期停留,幫助朝鮮打擊海盜。”
“因為在此之前臣已經與釜山地方的官員私下裡訴說過了,釜山的官員並不反對相反還很贊成,臣以為朝鮮國君也會同意,但是卻被他婉拒了。”
允熥略一思索就明白了。現在朝鮮地方的家族勢力還很大,類似於華夏的魏晉時期。但是現在朝鮮的朱芳遠一直力圖擴大朝鮮國君的權力,與地方上的世家大族矛盾很大。
釜山作為面向扶桑的重要貿易基地,在朝鮮全國的地位很重要,朱芳遠一直力圖控制這個地方,當地的大家族當然不願意。
這時大明突然提出要在這裡停泊水師,當地的家族一定想以大明的水師為靠山與朱芳遠博弈,所以當然願意大明派出水師駐紮;但是反過來朱芳遠當然就不願意了,婉拒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雖然允熥並沒有支援釜山的家族對抗朱芳遠的朝鮮中央的意圖。
允熥也不是很在意釜山。至少在四百年之內,大明都不必擔心會有佔據釜山的勢力威脅大明。現在對朝重點還是安撫朱芳遠,慢慢同化。
方鳴謙接著說道:“之後臣等又在江華灣休整幾日,啟程返回大明。朝鮮國有使臣派過來,所以臣就載著朝鮮的使臣返回了。”
允熥又問了幾個細節,方鳴謙一一作答。然後趁著允熥並未開口說話的時候,方鳴謙跪下說道:“臣一路上,除了冰火島之外還在很多地方刻石記載,現在請陛下對於這些地方命名。”
允熥雖然起名的技術不咋地,但是挺愛起名的,聞言說道:“既然如此,朕就起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