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表面上不動聲色,說道:‘哪裡好意思要地方上的東西?’
李青說道:“不管是衛所還是地方官府,都是大明的地方。現在山東的成逆肆虐,我等吳橋縣也靠近山東,盼望南下的王師已經很久了,所以我們吳橋縣豈能不有所表示。”
朱棣任然沒有什麼特別的表情,說道:‘既然如此,你們放下這些豬牛羊就回去吧。替我向吳橋縣知縣董良道聲謝。’同時朱棣無視了朱能的動作,沒有任何表示。
李青躬身說道:“蔽縣何能得殿下道謝。”然後又與朱棣說了幾句話,然後將豬牛羊交給朱棣,帶著人返回吳橋縣。
等他們走遠了,朱棣吩咐道:“命令士兵全體戒備!步兵結成抗騎兵的大陣,緩緩而行;騎兵也結成隨時可以衝鋒的陣型。”
道衍說道:“殿下,這分明就是春秋時期弦高的‘犒軍救國’之計,正說明前方空虛無備,殿下為何讓士兵這樣戒備?”
朱棣說道:“弦高的‘犒軍救國’之計並非少有人聞,就連本王這沒有讀過多少書的人都知道這個計策,吳橋縣知縣豈會以為我們不知道這個計策?那他怎麼可能會如此使用?”
“況且,吳橋縣城本來就不在從東光縣到德州的路線之中,咱們原本就沒有進入吳橋縣城的打算,想必吳橋知縣也能想到。咱們這麼多人,吳橋縣就算是傾盡全縣城的人也未必有咱們的大軍人多,吳橋縣城若是不聞不問,朝廷也不會苛責吳橋縣。”
“反而若是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之後極有可能將我們的大軍引到吳橋縣,那豈不是引火燒身?失陷城池可是死罪。一方面是死罪,一方面是頂多訓斥幾句,若你是吳橋縣的知縣,若縣城真的空虛無備,你會如何做?”
“所以本王料定朝廷必然是有一部最少萬人來到了吳橋縣,領兵之人反用‘犒軍救國’之計,希望因此讓我軍大意,然後趁機偷襲。”
道衍把自己的角色帶入了一把吳橋知縣,然後發現若是吳橋縣城真的毫無準備,這樣做確實是非常白痴的行為,除非董良是真的愛國愛到自家人的命都不要了的程度,否則絕對不會這樣做。
不過道衍還是說道:“但是,若是吳橋縣的知縣董良真的是死忠之人,使用了‘犒軍救國’之計呢?”
朱棣這時對朱能說道:“朱能,你帶領一千騎兵,去吳橋縣城轉一轉,探探吳橋縣的情況。不管吳橋縣有無準備,都派人回來告知。”朱能領命帶兵向東方而去。
朱棣然後對道衍說道:“所以本王派朱能去試探一下,看看吳橋縣是不是真的空虛無備。”
道衍又問道:“那為何不讓朱能剛才扣下吳橋縣縣丞?”
朱棣說道:“一個縣丞,未必知道多少事情;反而扣下他會讓士兵們懷疑。現在本王還沒有向大軍士兵宣稱咱們已經造反,貿然讓士兵們知道恐怕會動搖軍心,所以本王未扣下那人。”
過了一會兒,朱能帶兵回來以後,對朱棣說道:“殿下,我帶兵到了離著吳橋縣大約七八里的地方的時候,就見到前面出現了一隊騎兵,大約兩千人左右,臣不敢動,就帶兵回來了。”
朱棣說道:“看來朝廷真的有一部軍隊來到了吳橋縣,伺機偷襲我大軍。命令各部更加謹慎,不得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