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 (2 / 2)

==========================================================

北平城內,道衍還在說著:“……,這樣,殿下要送給高陽郡王殿下的家書就被貧僧換成了另外一封書信。書信的內容是……。”

“這封信大概今日或者明日能到達京城,或許現在高陽郡王已經看到了這封信。然後,高陽郡王也是殿下的親子,殿下也是很瞭解高陽郡王的,殿下大概也能夠猜出來高陽郡王殿下會怎麼辦吧。”

朱棣陰沉著一張臉。他當然知道朱高煦會怎麼辦。朱高煦豈是一個會為別人所犧牲的人?即使這個人是他的父親,他也不會。雖然朱高煦也會懷疑這封信是被掉包了不是朱棣的本意,但是朱棣絕對不會認為朱高煦會當作沒有這封信的。

同樣在朱棣看來,允熥不是一個會輕舉妄動的人,但是現在山東成逆在造反,朱棣不敢賭允熥會認真調查以後再說。允熥很可能做最壞的打算。

朱棣正在思考的時候,道衍也沒有閒著。他在說完了前一段話之後等了一會兒就又說道:“就算是陛下沒有馬上宣佈殿下造反,並且即使殿下束手待斃,陛下也多半會把殿下先軟禁起來,等到平定了成逆之後再調查殿下有無造反之心。”

“而平定了成逆之後,被俘的人還有最後重新叛歸朝廷的人都會告訴陛下,殿下您曾經給予他們幫助。所以最後陛下多半認為殿下是一度想要造反但是最後因為什麼緣故沒有造反。”

“陛下對殿下您最後的處置,最有可能的是,以殿下身體不好為名,讓世子或者高陽郡王繼承燕王之位,然後將殿下軟禁在京城。”

“貧僧的推論,殿下覺得可有不妥當的地方?”

朱棣抿著嘴不說話。道衍的推論沒有問題,允熥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道衍所推論出來的做法。

道衍接著說道:“殿下,你一定不會願意後半生都是被陛下軟禁的。太祖陛下高壽七十一歲,殿下今年四十歲,殿下怎麼可能會願意剩下的三十年都在完全看不到外面的高牆所圍起來的地方渡過!”

朱棣確實一天都不願意在這樣的地方渡過。如果他的後半生是這樣的,他寧願去死。

“況且,即使殿下造反,如果殿下在打仗的時候沒有戰死,殿下即使兵敗最後的結局也多半是軟禁起來,與現在束手待斃的結果多半一樣。”

“所以,殿下,您現在最好的做法,就是造反。”

“況且殿下久鎮北平,不僅威名赫赫,對三衛的兵馬也極好,三衛的兵馬也會聽從陛下的命令。另外,現在北平的各個衙門對於殿下也絲毫沒有防備,殿下想要清君側也沒什麼難度。”

“現在山東成逆還在造反,殿下清君側之後佔據菏北,與山東連成一片,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要是能夠再拉攏到其他的藩王,那麼就更加有勝算了。”

道衍話說的不是特別清楚,但是把關鍵的地方都已經說出來了,對於他朱棣、允熥、朱高煦會怎麼辦的推導也都是最有可能的,至於剩下的部分他說的不清楚朱棣自己也能補充出來。

朱棣此時反而已經平靜下來了,他對著道衍說道:“你的分析毫無錯誤,孤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造反了,被你逼的造反!”

道衍欣慰的看著朱棣:朱棣終於開口承認他說的話是正確的了。

朱棣接著說道:“但是現在就舉起清君側的大旗不妥,一來就算是燕王三衛的人也未必會全部追隨孤,想要完全怕你三衛服從需要花時間勸說或者處理了他們,可是現在沒有那個時間。”

“二來北平南下菏北的各個府城也不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總是需要不短的時間。估計還沒有與山東的謝成連成一片的時候,北上平叛的朝廷之軍多半已經借道河難過來了,那樣孤與謝成無法連成一片,勝算大大降低。朝廷上現在名將仍在,孤多半是打不過曹震等人的。”

“所以現在孤不舉起清君側的大名,而是以平叛為名南下。只要控制住了北平都司、布政使司的人,地方各府各衛所的人有可能以為是朝廷下了旨他們還不知道,這樣至少可以賺開一兩座城,增加勝算。”

道衍說道:“殿下所說的不錯,按照殿下的意思來辦更加穩妥。”

“那麼貧僧就把北平諸衛的武將叫過來了?事情可是宜早不宜遲。”

朱棣說道:“你去吧。”不過朱棣在道衍站起來以後又問道:“道衍,你為什麼要逼孤造反?即使孤造反成功了,第一件事情多半就是殺了你,你也享受不到絲毫的榮華富貴,你為什麼還要逼孤造反?”

道衍的腳步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道:“等到殿下在京城加冕,或者失敗之前會知道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