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72章 投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2章 投奔 (2 / 2)

聽他提起那些兄弟,其它的二人也沉默下來,一時間,這一片土地上只能聽到‘咕嘟咕嘟’的水聲。

===========================================================

退朝以後,禮部尚書鄭沂返回禮部衙門。等到晚上了鄭沂下班回家,白天說過話的原質,和史館編修鄭公智、禮科給事中樓璉也來到了他的家中。

原質說道:“鄭前輩,今日怎麼就讓這開海之策透過了。開海百害而無一利,必然讓民間百姓不安分。”

鄭沂剛要說話,鄭公智說道:“原兄,你還看不出來,是陛下已經准許了,只不過是朝堂之上過一遍而已。”

原質說道:“陛下為何會准許這個事情?”

鄭公智說道:“那我們怎麼知道。不過殿下竟然會提出這樣的策略,可見不是個願意循規蹈矩的。這往後當今聖上百年以後,那……”

聽到他說這話,鄭沂喝道:“當今聖上必然長命百歲。”頓了頓,說道:“陳性善在東宮,每每對殿下讚不絕口,稱是仁義、明孝之君。你們也知陳性善為人正直,從不替人吹捧,可見殿下還是甚好的。”

其他的人不敢再說這個話題,樓璉說道:“我只是憤憤巨敬、韓永他們兩個,竟然不出聲聲援。”

鄭沂嘆了口氣說道:“自從去年的‘南北榜’案之後,雖然之後殿下進言以後的春閨分為南北榜,北方的舉子和南方的舉子不再互相爭春閨進士的名額,但是這樑子哪是一年半載能下去的,總得等到下次春閨。”

“並且當時咱們都進言說:既然沒有查出有舞弊之事,那就應當承認這次的科舉中式的舉子。但是巨敬、韓永他們的北方人都反覆上書,一直到陛下做出最後的決定為止。咱們和他們,雖然大家都是君子不至於因為這事情就割袍斷義,但是總是影響了交情。”

南北榜案是大明前期最重要的一次科考大案。大明中央當時吳沉病死,鮑恂退休回家,劉三吾是僅存的大儒。老朱於是決定讓劉三吾為主考官。結果這次科考首批錄取的五十一名舉子都是南方人。北方的舉子看到結果以後大譁,在京城舉行遊行,還聯名上書狀告劉三吾等人舞弊。

要是一般的情況下,誰敢在京城遊行串聯,那就可以準備好棺材了,馬上就可以用到。但是這件事老朱也不敢輕舉妄動,又派了朝廷上公認的無私的人查有無舞弊。

但是查完的結果顯示無人舞弊,並且查舞弊的人說北方最好的幾個人的也比不上上榜的南方人的最後一名。然後又有人狀告這幾個查是否存在舞弊的人也不乾淨。老朱最後把所有的官員全部治罪,有人掉了腦袋有人流放。然後自己錄取了六十一名北方人為中式舉人,然後經過殿試為進士。

鄭沂他們都是南方人,自然要為南方人說話。巨敬、韓永他們都是北方人,並且北方的官員本來就少,也更加團結,樑子就結下了。

聽鄭沂提起‘南北榜’案,其它幾人都不在說話。南北方的科舉矛盾自從唐代就有,平時不明顯還好,去年鬧得那麼大,一時半會兒的是彌合不了的。

老半天,還是鄭公智說道:“不是還有市舶司的章程沒有出來。等議論章程的時候還可以推拉一番。”不過大家都知道章程啥的挑點刺兒也沒啥大意義。幾個人又轉換話題討論了一會兒經義,交流了讀四書五經的新得體會,然後就散了。

==========================================================

下了朝之後允熥回到文華殿的路上,秦松和允熥說道:“今日殿下在朝堂之上真是說的不錯。”秦松是世襲指揮使,今日是中朝,可以上朝。

這時陳性善他們都在文華殿東暖閣等著,允熥說道:“現在文官兒們,即使是他們這些認死理的,因為去年的南北榜案也不團結,只要南方人說了話,就算不反駁也絕不幫腔。並且我大明除了翰林院、禮部、太常寺以外也沒有多少這些認死理的人,只要丟擲一個他們無法反駁的理由就行了。再說了,還有家住在沿海一帶的人會出來幫腔的。”

這時候大明的文官還不像後世有什麼黨爭,那是嘉靖朝以後的事情,在此之前雖然也會有爭端,但是還沒有以地域、利益為紐帶行程的密不可分的小團體,大多是由觀點相似的人結成一派。當然,涉及到老家的時候即使是不同派別的人也會異口同聲的為老家爭取的。

秦松說道:“南北榜,殿下當初是怎麼想出來分為南北榜的?真是能解決爭端的辦法。”

允熥笑笑不語。去年練子寧就問過一回了。他能說是從史書上看來的嗎?並且分為南北榜並非是他的最終目標,他是想像後世一樣分省錄取的。那樣一來,北方的三秦,南方的雲南、廣西的舉子肯定對他感恩戴德。所以他打算在繼位以後頒佈,並且考舉人也會分府錄取。

當然,允熥一定不會弄成後世的高考那樣不公平的考試的,北平學生考中北大、清華的機率是燕趙大地的100倍以上,允熥一定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