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 (2 / 2)

然後允熥仔細看了一下鐵鉉從前的職位與擬任命的職位:之前是擔任南陽知府,這次擬擔任山東兗州分巡道參政。

允熥又想:‘南陽知府是正四品,參政是從三品,而尚書是正二品,直接任命為尚書恐怕不妥。正好分巡道的參政也監管刑獄,作為一個跳板還好。那麼就讓鐵鉉當一二年的參政吧。以後再調他入京。’

允熥算計已定,把這一頁都看完之後就批了一個:‘知道了,正式擬旨下發吧。’然後就把它扔到了一邊。

接下來是全國的部分指揮使調整的事情。

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很多的指揮使都是世襲的。不管這一點妥不妥當,允熥現在都不好動,所以這次是調動那些不世襲的指揮使。

今日不知是怎麼了,允熥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盛庸。

允熥沒有拍腦袋,但是他仍然在心中暗道:‘怎麼把他也給忘了!雖然算不上一流的武將,現在自己手裡的大將不少也不缺這一個,但是這樣任由他擔任不重要的官職是浪費人才啊!一定要重用。’

允熥仔細看了看盛庸的新任命:魯王左衛指揮使,兼任魯王府儀衛司儀衛正。

按照大明的初年的規矩,親王三護衛的指揮使品級相同,權力一樣大,誰也管不了誰,都是由親王統領。但是對於魯王這樣曾經設立過三護衛,但是之後因為新任的魯王年紀還小不能領兵的時候,就出現問題了:親王三護衛有事,誰是最後的拍板人。

朱元璋為了解決這個事情,於是讓某一位指揮使,通常是左衛指揮使,兼任儀衛司儀衛正,作為最後的決策人。當然這只是臨時的處置方案,等到親王就位了自然是凡事由親王最後決定。

所以盛庸的新任命相當於一個小型的總兵了。允熥覺得這還是比較重要的崗位,並且對於之前只是指揮使的盛庸來說也是相當於升官了。所以允熥想了想,決定還是暫時維持這個任命不變,再找機會提拔。

然後允熥把這一份摺子都看完了,就也批上了‘可’之後,就讓下發了。

然後允熥想起了自己四年以前北巡的時候,曾經在鳳陽見過的擔任鳳陽衛指揮使的前任錦衣衛指揮使郭洪濤了。允熥記得郭洪濤對於處理情報很有一套,當時是想著繼位以後讓他管著對外情報機構的。

允熥讓中書舍人擬旨:‘宣鳳陽衛指揮使郭洪濤入京進見。’

之後允熥害怕自己又忘了鐵鉉與盛庸,對王喜說道:“你把盛庸與鐵鉉這兩個名字記下來,等到明年年初了與我說。”

王喜應諾。

允熥害怕王喜也忘了,又讓小宦官返回他在乾清宮休息的寢殿用紙寫上‘盛庸、鐵鉉’兩個名字,然後貼在書架的側面。

然後允熥才放下心來,繼續看著摺子。

這時允熥見到了一個摺子,內容是推舉徐膺緒為都指揮使。

允熥是允許底下的大臣推舉官員的。畢竟大明這麼大,官員這麼多,他指不定就埋沒了什麼人才,所以即使是他已經示意要親手擬定的常設總兵與都指揮使的官職也允許大臣舉薦。當然,他聽不聽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徐膺緒顯然不應該在這個可能埋沒的武將名單當中。徐膺緒可是徐達的三兒子,現在當著中軍都督府的指揮僉事,怎麼也不可能是允熥不知道的人物。並且大家都知道徐膺緒沒有什麼本事,只不過是混飯吃而已。

允熥想了想,然後聯想到現在徐暉祖還沒有官職,就明白了這是什麼意思了。徐家,不一定是徐暉祖,這是在試探啊!

其實允熥對於徐暉祖是有任用的想法的。他的想法是讓以後燕王朱棣或代王者朱桂或者安王朱楹這三個娶了或者即將娶徐暉祖的妹妹為正妃的王爺,出去有了自己的封地以後就帶著徐暉祖出去打天下。

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既然大家都是親戚了,即使不是父子,恐怕也比旁人要用心一些。並且把魏國公打發到了藩國,那麼國公的工資就是藩國來發了,中央朝廷就可以省一筆錢了,魏國公家的田地也可以收回來重新分配。可以說是一箭雙鵰。

但是允熥忽略了他長期不任用徐暉祖導致徐家心中惶恐的事情了。長此以往的話,可不是好事。

所以允熥雖然惱怒徐家試探他,但是也馬上下旨:‘以魏國公徐暉祖為前軍都督府左都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