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鳴謙是真的不知道內宮貪腐案。他一個外地的官員,這樣的事情又不上邸報,他怎麼可能這麼快就知道?這個年頭連電話都沒有。方行等人倒是知道,但是也不敢在信中告訴他這件事。
方鳴謙又試了幾次,見黃福是真的不收,也就只能收起來,然後跟著黃福去拜見允熥。
不一會兒,方鳴謙來到允熥所在的殿閣,稍微掃了一眼,看到了坐在座位上的人穿著皇帝的衣服,然後就馬上跪下行禮。
允熥看著面前的方鳴謙,腦海中浮現除了方鳴謙的履歷來。
要說方鳴謙,必須先提方國珍。方國珍,元末的大私鹽販子之一,與張士誠還是同行。後來出海當了海盜,幾次名義上投靠蒙元,又幾次背叛。後來又曾經對朱元璋降而復叛,最後大概是覺得大明取天下已經是必然的了,就再次投降。朱元璋也沒有殺了方國珍,還讓他善終了,幾個兒子也都得到了世襲的官職。
方鳴謙是方國珍的侄子,原本也在京城。後來倭寇寇海,朱元璋讓湯和去平定倭寇,湯和就帶著方鳴謙一起去了,然後成功讓‘倭寇’基本沒有了。方鳴謙也就留在了浙茳為官。
所以是的,允熥選定的北上探索的統帥人選,就是方鳴謙。
選定方鳴謙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方鳴謙長期在水上打仗,經驗豐富,雖然比張曉東還差一點,但是也是極其優秀的水上將領了,威望還高鎮得住場子。
第二,就是方家特殊的身份,使得手下的武將不容易和他同心,所以他也不容易背叛。現在允熥考慮問題都要考慮到背叛的問題。
允熥觀察了方鳴謙一會兒,然後開口說道:“朕聽聞,你曾經跟隨你的叔叔漂浮在海上,曾經去過很多地方?”
方鳴謙不知道允熥問這個是什麼意思,小心翼翼的說道:“臣年輕的時候確實是跟隨叔父泛舟海上,去過一些地方。”
允熥繼續問道:“都去過哪裡?”
方鳴謙估麼了一下,覺得允熥是年紀還輕,所以對於其他地方的事情好奇,所以在說正經事情之前先聊些其他的事情,所以說道:“稟陛下,臣當年跟隨叔父泛舟海上,倒是去過不少地方。”然後一一說起了自己去過的地方,還有當地的風土人情。
允熥一聽,發現方鳴謙去過的地方還真不少啊,什麼暹羅,什麼滿剌加,什麼三佛齊,都去過。當年方國珍也是一個愛全世界到處跑的人啊。
然後允熥聽到了他想聽的內容。只聽方鳴謙說道:“臣還跟著叔父去過十一區。十一區的百姓倒是很正常,但是他們那裡的貴族,叫做什麼公卿家的,一個個都打扮的稀奇古怪的,真是看不慣。”
“噢,”允熥這時說道:“你還去過十一區?那更往北的地方去過沒有?”
方鳴謙回答道:“啟稟陛下,臣的叔父曾經想去極北之地看一看,想知道極北之地到底有什麼。所以曾經在夏天駕船從舟山出發,在對馬島補給之後一路向北。”
允熥這時問道:“那你們到底看到了什麼?”允熥很好奇他們當年到底到了哪裡,不會是真到了北極吧?
方鳴謙說道:“我們一路直直的向北,過了幾天就看到西邊有一片陸地。之後沿著陸地北行,看到了一條大河的入海口。”
“這條大河的入海口處非常的寬闊,雖然比不上長江,但是與珠江東江寬闊差不多,遠遠比黃河、淮河、遼河等河要寬的多。”
“然後在往北不久,西邊的陸地就沒有了。之後繼續北行,也記不清過了多久,又遇到了一片陸地,並且是從東向西橫亙而過。”
“叔父曾經進入過杭州,從一戶蒙古萬戶的家中搜出一本航海的書籍。所以此時叔父測量了那裡的緯度,透過對比蒙古人的記載,發現西邊的同緯度地區也是蒙古草原的一部分,所以斷定西邊沒有海路了,想要向東去試試。”
“但是那個地方已經非常冷了,船員們紛紛謠傳說如果真的到達的極北之地,會迅速凍成冰坨子,就永遠的待在及北之地了。”
“所以船員們都不想繼續前行了。叔父也沒有辦法,只能返航了。”
允熥聽了方鳴謙的話,心下思索:‘看到的西邊的陸地應該是奴兒干都司的地方,那條大河應該就是黑龍江了。至於繼續向北,那是進入了鄂霍茨克海了。至於最後遇到的陸地,應該是後世俄國的馬加丹州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