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北平城。
今日是元宵節,京城的允熥正在為了準備祭天地與祭祖而靜處三日,但是北平的朱棣因為並未單獨成為一個封國的國君,不能夠立社稷與宗廟,所以只能在自己的王府中拜祭一下祖宗。
然後朱棣出來與道衍等親信說話,說道:“誰成想鄭賜也被陛下派了差事,我原想著把他叫過來當個長史,以後分封了也有個親信。現在府裡你也知道,多是武人,只有你一個可以商議事情的。但是偏生被陛下要走了。並且是還是去三佛齊為王相,估計是要不來了。”
道衍說道:“鄭賜雖然出眾,老僧萬不能及,但是世上的牛人也是很多的,也不差這一個。”
“殿下可以在北平布政使司內蒐羅未出仕的人才,北平這麼大的地方,總是有不得意的人才的。不過殿下要快,老僧聽說陛下也要在過完了年事情都處理完了也要搜尋野之遺賢,說不定到時候出眾的人才都去了朝廷那裡。”
朱棣微微嘆了口氣。他雖然現在沒想著造反,但是也琢嚰著自己以後封國了得有幾個人才。
武人不必擔心,朱棣鎮守北平十七年,幾次出塞北打仗,有的是合適的武人,就算燕王三護衛的兵不願意跟著朱棣走,這些朱棣看中的官員肯定願意的。
但是文官就沒法了,朱元璋沒有給兒子們任用文官的權力,所以只能是與在北平當過官的文官接觸。其中大多數要麼死了,要麼在朝廷上當著大官,肯定不願意跟著朱棣白手起家的。可有這麼一個合適的人才,還被允熥給挖走了,手裡有本事的也就是道衍了,還有長史葛誠還算不錯,其他的人都不行。
最後朱棣也只能同意道衍的建議:在北平蒐羅未出仕的人才,作為人才儲備。
在燕王中衛為官的孫紹一家也是在過著元宵節。不過過年時一大家族的人聚在一起過年,元宵節就是自己的小家過了,所以孫紹與兒子孫睿、妻子王氏、兒媳譚緯兒在一起過節。
譚緯兒就隨口問道:“公公,這以後燕王殿下要是有了封國,咱們家到底是跟著一起去還是留在北平?”孫紹在知道了譚緯兒的出身之後,稍微和兒子說了說這個兒媳出身不凡,所以譚緯兒能夠光明正大的在家中說這件事情。
孫紹說道:“燕王殿下知道我是那個名牌上的人?怎麼會要我跟著去?”
譚緯兒接著說道:“公公,那邊的叔祖不是挺得燕王殿下的欣賞的嗎?估計叔祖一家會被燕王殿下帶走的吧。那麼咱們家到底是跟著叔祖還是留在北平?”
孫紹想了一下,說道:“不管他,他是他們,咱們是咱們。不過說的也是,咱們是邱褔邱大人提拔起來的,而邱大人又和燕王殿下好,估計會跟著一起去的。”
“不過也說不準。算了,咱們就跟著邱大人吧,邱大人幹啥咱們也幹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