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頭目華雄說道:“誰知道你們是不是誑我們,等到我們把海外的兄弟都叫了來然後就翻臉不認人。”
魏火說道:“混賬!這是陛下的聖旨!陛下豈會出爾反爾?”
李繼遷這時也看到了聖旨,所以擺手止住了華雄接下來的話。華雄出生在海外不太知道中原的情況,但是李繼遷可知道,正式下聖旨的東西皇上是不會收回的,所謂金口玉言。
反正是不會在這樣一件小事上反悔的。對於皇帝來說,幾十名上百名海盜的性命不過是一件小事,不值當的賠上皇帝的名聲。李繼遷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父親還在的時候和他說的張士誠的事情,那還只是一個割據一方的軍閥,現在大明已經統一了中原,更不會出爾反爾了。
隨後下邊的小嘍嘍也都被帶了出來說了這件事情。小嘍嘍當然都是十分高興的,不用死也不用流放,怎會不高興?這些小嘍嘍又有很多人其實與張士誠沒有多大關係,也不像李繼遷等人會有些惆悵,都是歡歡喜喜的。
家眷們也由差役看押著出來宣佈了這件事情。李繼遷等有家眷的人紛紛請示要與自己的家眷說說話,張彥方當然答應了,但是也嚴加防禦。
李繼遷顧不上別的了,馬上衝過去找到自己的妹妹李莎兒與妻子,先對妹妹說道:“你在牢裡怎麼樣?牢裡的人有沒有欺負你?”
李莎兒看起來氣色不太好,但是精神頭倒是不錯,說道:“我在牢裡與嫂子住在一起,倒是也沒有人來欺負我們。我聽說,這位張彥方張大人為官清明,對於犯人也注意的很。”
李繼遷倒是沒有注意她後來對於張彥方的稱讚,聽到妹妹無事也就放心了。然後又與妻子說了幾句話,就被差役們分開了。
然後張彥方指揮著將婦孺都安置在了城中官府的房子裡,將青壯都交給了魏火。魏火指揮自己千戶的兵丁帶著他們走了。就等著從京城返回的張曉東帶著人把這些人弄走了;把仍然留在海外的這夥兒海盜大的殘餘之人招降的事情也是張曉東負責的。
=======================================================
正月初九張曉東到了京城,然後在五軍都督府備案以後就請皇宮門口的侍衛傳信要進宮拜見允熥。不過這在皇城的最外邊的大門看守的侍衛也見不到允熥的。
他們不僅見不到允熥,甚至連後宮守門的宦官都見不到的。最外層看大門的侍衛要先找到允熥的近身侍衛,比如楊峰或者宋亮等人。然後這些近身侍衛去找到看守皇城與宮城之間的門的宦官通報。
這些看守皇城與宮城之間的門的宦官再找到乾清宮的宦官或者允熥的近身太監,乾清宮的宦官或者允熥的近身太監再通報給允熥。允熥這才能知道這件事情,然後下令允許要接見的人進來。
這一路上的手續及其繁瑣,再加上華夏傳統的皇宮面積都很大,一般人也撈不到在皇宮之中騎馬乘轎的特權,所以一般進宮面聖一次要花上半天的時間。
所以說允熥給予一些大臣中書舍人的身份就是很大的禮遇了,因為有了中書舍人的身份就可以不經通報出入皇城了,可以直接到乾清門去讓守門的宦官通報,方便省事的多。
允熥今日同樣是在與自己的孩子玩,不過今日是陪著文垚。聽到宦官來通報,忙傳令讓張曉東進來,自己也要前往乾清宮去。
抱琴當然是不樂意的,她與她的兒子好不容易在正月裡邊有一個與允熥獨處的機會,怎麼可能願意放了允熥走?好歹要再留允熥一會兒。允熥也考慮到張曉東從承天門進來很遠,一時半會也到不了乾清宮,所以也留了一會兒才走的。
允熥來到乾清宮,此時張曉東還沒有到。允熥於是就翻出了《三國演義》來看。雖然這個羅貫中親手改編之後的《三國演義》劇情是基本按照《三國志》來的,但是水準保證了第一版的水準,允熥因為又是新故事,所以看得津津有味。
允熥正看得津津有味的,忽然王喜在他身邊小聲說道:“陛下,張指揮使來了,是不是讓他進來?”
允熥放下《三國演義》,說道:“快讓張曉東進來。”自己也整理了一下衣服,要給經常不見面的人一個莊重的感覺。
張曉東隨後跟著王喜走了進來,見到允熥之後馬上跪下行禮。
因為是私底下,允熥等他磕了一個頭之後就說道:“免禮平身吧。”
張曉東站了起來,不過仍然是恭謹的站著,頭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