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說道:“陛下宅心仁厚,對於犯人也如此照顧,真是百姓之福。”
允熥笑了笑,沒有說話。
楊士奇擬好了聖旨之後,允熥讓宦官送到通政司下發到上滬縣,自己則將楊士奇留了下來,又說了一會兒話,然後才讓他下去了。
========================================================
正月初六,上滬縣城。
魏火坐在車上,不停的催促著車伕道:“快一點,快一點。”
韓光對他說道:“魏火,在縣城之中,現在又是大過年的,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再催促用處也不大。”
魏火也知道韓光說的是對的,現在城中人這麼多,雖然可以讓百姓避讓,但是車伕也不敢把車趕得太快,不然撞死了人,百姓聚眾鬧事,上邊的官員一定會把他丟出來背黑鍋的。即使是官員拍胸脯保證:‘出了事情算我的’也沒有用,車伕也不敢太快。
官員保證的時候容易,並且什麼大話都敢說;但是真的有問題了出事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官員肯定是一推二五六的說道:‘我可沒讓你趕車趕得那麼快。’最後責任都是在實際執行的人中。
但是魏火覺得不說些什麼心理難受。好在韓光馬上說道:“真是料想不到,陛下竟然赦免了那些海盜,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我大明就真的缺乏水師的官兵到這種地步了?”
韓光並不知道允熥已經決定派兵到南洋打一仗的事情了,這是在正月裡邊決定的,這幾天連邸報都沒有出,地方上的官員根本無從得知。並且讓這些海盜戴罪立功的摺子上寫的也是‘讓他們加入大明水師’。所以韓光按照一般的情況抱怨著。
魏火沒有說話,但是心中其實贊同韓光的話。不過此時他也慶幸當時沒有堅持將官司打到御前,要不然現在他就丟大人了,以後在松江府沒法待了。
不過韓光又說道:“按照陛下一貫的作風,就算是不處斬了這些人,也會將他們流放到邊地的吧。魏火,你說陛下是不是因為張彥方是他的親信,並且張彥方私下裡又上了摺子,所以陛下沒有采用你的法子?”
魏火心中一動。他沒有想到這一層,但是覺得韓光的猜測很有道理。並且張彥方現在是上滬市舶司的提舉,上滬縣又劃歸了應天府,張彥方上摺子不必經過鬆江府,他們也不會知道張彥方私底下上摺子的事情。
越想越覺得韓光的猜測靠譜的魏火頓時就生起氣來了:你既然都獨自給陛下上了摺子,何必還假惺惺的讓大家聯名上摺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