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說道:“陛下,光祿寺鬍子詔,為人恭謹明理,又有地方為官的資歷,可以為之。”
允熥不置可否,等著下一個人的舉薦。方孝孺推薦的這個人他知道,絕對不符合允熥心中的右相人選的。
解縉說道:“陛下,禮部尚書董倫,才幹卓越,可以為之。”解縉對於自己唯一的朋友還是很不錯的。
陳性善說道:“陛下,兵部主事陳植,才能練達,又頗為知兵,可以為之。”
允熥說了一聲:“陳植,……”然後對方孝孺說道:“方卿,鬍子詔依朕看來雖然為人通達,但是去南洋之地,恐怕北方之人不服水土,還是留在京城為官吧。”
允熥用一個這樣的理由否決了鬍子詔之後,又對解縉說道:“董倫才幹卓越,朕還另有大用。”開玩笑,你解縉只有這一個好朋友,把他派到了外地,你被彈劾了連一個幫手都沒有,允熥總不能次次都親自上陣吧。
然後允熥沉吟片刻,還是覺得陳植沒有地方官的經驗,不太合適,所以否決了這個舉薦的人選。
又沉默了片刻,齊泰說道:“陛下,不如以安東衛知事鄭賜為之如何?”
“鄭賜與臣一樣,為洪武十八年進士,授監察御史。先帝曾讓鄭賜去龍江編次流放之人行伍,多所全活。”
“然後升遷為湖廣佈政司參議,興利除弊,苗民多畏之。然後遷北平參議,燕王殿下屢屢稱讚。後來受到牽連貶鏑安東。”
“就在上個月,燕王殿下與楚王殿下先後請以鄭賜為王府長史,陛下還沒有答覆。”
“鄭賜,”齊泰這麼一說,允熥也想起來有這麼一個人了。雖然鄭賜不像是齊泰等人一樣,受到朱元璋的稱讚,但是鄭賜基本上每一個職位的事情都完成的極好,每一個經歷過的上司都對鄭賜讚不絕口。
並且鄭賜當了很久的地方官,當官的地方夷人也都不少,對於處理與夷人有關的事情經驗豐富,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所以允熥說道:“鄭賜此人朕也知道,善於撫慰夷人,通達權變,是一個合適的人選。就以鄭賜為沈王府長史。”
此時還沒有正式封親王為三佛齊國的國君,也不好直接冊封,所以花英與鄭賜都是以王府長史的名義暫時歸屬沈王。
人選已經確定,允熥馬上下令傳旨:‘命廣東都司廣州右衛指揮同知花英、安東衛知事鄭賜、金山衛指揮使張小東自旨到之日起馬上進京,不得有誤。’
事情決定了以後的允熥頓時放鬆了許多,心想:“這群策群力果然是效率高速度快,才半天都已經決定完畢了。要是我自己考慮,光是左右王相的人選就得考慮好多天。”
事情已經有所決定,允熥因為現在還是過年的時候,也不好留他們在宮中一直工作,就讓他們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