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熙瑤正在打理皇宮的事情。王恭躬身遞上一本冊子,說道:“這是七月份皇宮採買的記錄。整個七月,皇宮一共花銷了一萬三千餘貫錢。”
熙瑤大概翻開來看了看,一邊看著一邊問道:“五、六月份開銷大也就罷了,先帝葬禮、陛下登基,等等多少事情。但是七月份竟然也花了這麼多錢,這是怎麼回事?”
大明此時顯然是十分節儉的,以朱元璋的個性當然不會太過奢侈,也不會讓皇宮花銷太多。
但是畢竟此時的大明皇宮的太監有超過千名,宮女經過允熥清退了不少,還有數百名,光是這些人的伙食費,加上皇帝等主人的膳食的費用,再加上允熥時常留飯的費用,一日就有百貫以上,這還是尚膳監在朱元璋的威壓之下不敢報黑賬的時候。
另外皇宮建築的日常維護費用,后妃的日常花費,各種損耗,夏天用冰冬天用碳,內宮衙門的花銷,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開銷,除了正月以外的各月正常是一萬貫左右。正月祭祖、祭天,還有各種儀式和宴會,花銷多一些,但是也不會超過兩萬貫。
(以上資料本人估算,並無確切史料支援。)
所以熙瑤說上個月的花銷多了一些。
王恭說道:“回稟皇后娘娘,上月陛下拿出錢來支援落魄文人,又賞賜了不少東西給勳貴大臣,……”
王步也說道:“還有御馬監陛下下令造有軌馬車,也花了不少錢。”
熙瑤看了一遍手中的冊子,說道:“本宮知道了,還有……。”之後熙瑤又和他們說了幾件其他的事情,然後讓他們退下。
等到王步、王恭都退下了,侍立在熙瑤身旁的聽樂說道:“那些多於的錢都算上,也不夠三千貫錢的;反而我看宮廷各項採買的錢都增加了不少。可見他們扯謊,說不定,就是他們貪墨了錢財。”
她的說話聲音不大,此時熙瑤身邊又只有她和會禮兩人,所以她沒有顧忌的說著。
熙瑤放下手中的冊子,用手揉腦袋。
另一旁的會禮忙伸手去給熙瑤揉腦袋,並且說道:“聽樂你少說幾句吧。王步、王恭他們都是久跟著皇上的老人了,在宮裡位高權重,又沒有親人,貪墨許多錢財幹什麼。”
聽樂還是不服氣的樣子。熙瑤說道:“王步和王恭他們是沒必要貪墨錢財的,陛下也不是小氣的人,無需貪墨。”
“但是他們下邊的人可就不保準了。”
會禮說道:“娘娘打算怎麼辦?”
熙瑤苦笑著說道:“我還能怎麼辦?不過是暫且記下,等到真要是太過了在整治吧。”
“王步他們四個都是陛下信任的大太監,倒也不會牽扯到這裡面去。”
“但是自從陛下六年以前當了皇太孫之後身邊的宦官也不少,難保沒有人會牽連進去。”
“這些的錢財也不多,陛下也不是對於錢財很看重的人。我要是嚴格懲治了,陛下倒是定然不會駁了我的事情;但是他身邊的剩餘的宦官未免物傷其類,離間我與陛下的感情,那就不好了。”
對於熙瑤來說,最重要的是維持好與允熥的感情,保證文垣的太子之位,大明又不是沒錢,輕微的內官貪腐懲治還是謹慎一些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