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遠雖然和李成桂相比仍然差的不少,但是昨日李成桂剛剛提醒過他要防範明國拉攏朝鮮的豪門,所以頓時懷疑這是明國的拉攏策略。
但是李芳遠思考了一下如何避免這種拉攏之後卻發現自己沒有任何辦法。
人家願意認祖宗,他還能阻止不成?今後他們為了顯示自己確實是某個名人的後代然後去明國祭祖,他還能阻止不成?
所以李芳遠十分煩躁,吃到一半的飯不吃了,扔下碗筷大步走了出去,讓閔氏很是詫異。
李芳遠不願意遇到什麼事情都去求助自己的父親,所以獨自思考如何防範明國對於朝鮮豪門的拉攏。雖然仍然沒有找到對於允熥這一招的辦法,但是總也是有些收穫。
第二天李芳遠很早就醒來了。他看看時間,到該起來準備的時候也差不了多久了,於是起床先練了一下武。他也是從小練武的人。
等到了時間他換上衣服,進行接旨之前的儀式。
捱到快到中午的時候,楊本手捧聖旨來到景福宮門口。
楊本在規定的位置站定,然後說道:“權知朝鮮國事大臣李芳遠接旨。”
李芳遠緊握了一下拳頭,然後跪下說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芳遠是十分不願跪下的。之前他也跪過一次,就是朱元璋選定朝鮮為新國家國名的時候。從哪以後他就想一定不再跪明國的聖旨。但是今日他還是不得不跪下,這讓他十分憤懣,卻又無出排解。
李芳遠的身後所有在場的朝鮮大臣也都跪下了。
楊本開啟聖旨,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朝鮮國王王昌(末代高麗王)昏庸無德,今廢其王位,特賜權知朝鮮國事大臣李芳遠為朱姓,並加封朝鮮國王,欽此。”
李芳遠面無表情,說道:“臣朱芳遠接旨。”然後站了起來。
誰知楊本好像變戲法似的,又從懷裡掏出一份聖旨,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權知朝鮮國事大臣李芳遠其妻為孔聖人七十二賢徒之中閔損之後。既是賢良之後,必是溫婉知禮。今加封權知朝鮮國事大臣李芳遠之妻,靖寧翁主閔氏為朝鮮王后,欽此。”
李芳遠,不,現在該叫做朱芳遠了。他頓時就呆在了原地。
閔氏則是在一愣神之後馬上高興的說道:“臣妾接旨。”
朱芳遠現在也緩了過來。他看著面前的大臣,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但是馬上又轉變成無可奈何的神情。因為大明立國未久,朝鮮又是新立,所以還沒有過什麼定例。
並且大明的皇帝直接冊封王后,實際上對於朝鮮,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榮譽,所以後邊的大臣們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
按理說他也不應該有什麼不高興的地方,除非朱芳遠想廢后;但是朱芳遠現在並無廢后之意。
但是,朱芳遠感覺到這是大明打算進一步控制朝鮮的舉措,雖然他沒有什麼證據。
他十分想拒接聖旨,但是又不敢。一是如果這個聖旨不接,那麼前一個聖旨未必可以接,那麼他就完蛋了;二是,如果他拒接這個聖旨,一定會惹得驪興閔氏不高興。現在驪興閔氏是朱芳遠最重要的支撐者,朱芳遠不敢得罪他們。
朱芳遠站起來從楊本手裡接過聖旨,閔氏從楊本手裡接過聖旨。
楊本彎腰行禮說道:“見過朝鮮國王、王后殿下。”
朱芳遠馬上扶起他,笑著說道:“楊郎中何必多禮。”但是他心中毫無笑意。
不過一旁的閔氏太高興了,包括遠遠的跪著的閔無疾、閔無恤兄弟也都很高興:聖旨上可是說‘既是賢良之後,必是溫婉知禮’的,那以後誰敢瞧不起驪興閔氏?恐怕驪興閔氏的女孩兒都會被搶著要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