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此理,百姓越羸弱政府就越好‘管理’,而政府越‘管理’,百姓就越羸弱,弄到最後亡國滅種時,百姓如羊羔任由異族宰割。
不是漢人不能打仗,而是歷代王朝的管束和教化使得他們不知反抗。
幸運的是,地方的豪強氏族也會反抗。所以這一過程極其緩慢,五胡亂華期間,還有冉閔帶領漢人進行反抗,還有東晉能夠以江、淮為依託,守住江南。
到唐代的時候皇帝還放權給邊關武將,雖然最後導致了安史之亂。
宋代加強了對於國家的控制,所以自從平北漢以後宋代的對外進攻戰爭基本上沒有打贏的。
但是這時只是官僚階層徹底軟化,百姓還有心氣,所以岳飛等人帶領部分潰兵組織起百姓就可以打敗金國的軍隊。
南宋末年,華夏又是堅持抵抗蒙古人時間最長的國家。此時的漢人,大概是全世界最有組織能力,最敢抵抗的。
聽說過兩個小故事。一個蒙古人在沙漠裡邊遇到四個大食人,想殺了他們,但是一摸腰上,發現沒有帶刀,於是說道:“我想殺了你們,但是忘記帶刀了,你們等著,我回去取刀去,過會兒再來殺你們。”然後走了。
這四個大食人只有一個人跑了,剩下三個都在這兒乖乖的等著被殺。
另一個故事。幾個蒙古人進入東歐的一個小村莊,然後村民戰戰兢兢的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他們。等這夥蒙古人吃飽喝足之後,開始放火燒村子,並且殺人。
整個村子幾百號人,都沒有人要反抗,只會逃跑或者待在原地被殺掉。
而蒙古人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沒有對抵抗最為激烈的宋人進行大規模屠殺。根據記載,南宋地區人口只減少了26%,而北方原金國的地盤減少了89%,中亞三千萬百姓殺的就剩下一百多萬。
在長子遠征的時候,蒙古人屠盡當時波蘭首都克拉克夫的人,在向巴爾幹的進攻中,也是不斷地屠城。
並且之後的蒙古人並未建立起遍佈全國的統治,基本上採取地方自治制度,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只要交夠了稅錢就可以了,都是地方上自己管理自己。
當然,要是交不夠稅錢,那蒙古人大軍就要和你‘談談心’了。
所以經過蒙元的一百多年的統治,漢人的抵抗精神並未有多少削減。歷史上真正開始對百姓進行馴化是從朱元璋開始的,大明兩百多年的馴化。
但是大明好歹是本族政權,在朱元璋之後使不出太激烈的手段,主要是繼續‘去武化’。
滿清來了之後開始了最嚴密的奴化。滿清塑造了一個可以和印度相提並論的,華夏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穩定國家,如果不是外國入侵,滿清其實可以繼續延續他的統治很多年,很難被推翻。
但是這導致華夏徹底落後於世界,並且從此喪失了文化自信,在經歷過巨大沖擊以後盲目學習西方。
東西方的情況是差別很大的,西方的所謂現代道德觀有些根本不適合華夏的情況,最典型的就是廢除連坐制度。
按照西方的觀點,人是獨立的,所以一人犯罪只懲罰一個人。但是東方不是這樣,有多少一個人坑蒙拐騙心甘情願入獄然後讓家人過好日子的?數不勝數!所以連坐制度允熥決不會廢除!至少要牽連到父母、子女和親兄弟姐妹。
好像有點跑偏,不過允熥要表達的就是此時的漢人還是能夠承擔得起移民的重任的。允熥只要再解決一個問題,就可以放心的往海外移民國內的百姓了。
這個問題就是人民的團結,不至於自相殘殺。歷史證明,以地域和宗族團結起來的移民團體殺起其他的漢人來比殺外人要狠的多。
允熥想出來的暫時的解決辦法,就是被大食人和歐洲人證明有效的——宗教。
最適合的方法其實是塑造國家民族的觀點,但是這很難,允熥有生之年恐怕都見不到多少成效,所以只能用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