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 (2 / 2)

這件事就定下來了。允熥見禮部的官員還沒有來,又說起另外一件事情:“你們覺得現在的京城適不適合為都城?”

是的,允熥有一點遷都的想法。

不過允熥絕對不會遷都北平的,因為北平現在,並不適合為首都。

有後世的歷史學家說中國從宋代以後的規律是政治中心北移,經濟中心南移。但是經濟中心南移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政治中心北移卻是意外事件。

先看先後定都北平的四個國家:金、元、明、清。其中金、元、清都是異族政權,他們定都北平的原因很簡單,離著他們老巢很近,萬一漢人造反可以逃走,蒙元政權就憑藉著這個逃回了漠北。金和清也並非不想逃回去,只不過他們遇到的麻煩不是,或者說不全是漢人造反,所以沒有利用到,並非沒有這個想法。

而明代比較特殊,他是朱棣造反成功以後才遷都到北平的。理性分析朱棣遷都的兩個重要理由是:1、他習慣了北方的生活;2、老朱生前加封朱棣為燕王,讓他護衛邊境,這是他的責任。他不敢違背這個責任,又不放心其他人在這裡手握重兵守衛邊疆,所以自己當了皇帝后繼續親自守衛邊疆,所以遷都北平。

這就破除了定都北平是政治規律的說法。

另外,北平此時自然條件也不適合為首都。第一,北平缺糧,歷史上就需要從江南調糧,這給大明造成了極大的負擔。農業社會政府的任何行為都會造成百姓的極大負擔。

第二,北平缺水。明初還不顯,到了明末北平城的地下水就極少並且不好喝也不健康,凡是有點兒身份的人都吃從城外挑來的水。此時京杭大運河的北段為了保證通航,被迫使用大量的船閘,從南方調水根本不可能。允熥還在後世的時候看到過一個資料,說大行皇帝2014年的時候,北平境內的大行皇帝大行皇帝條地上河都瀕臨斷流。

所以北平不適合為首都。允熥覺得現在的首都比北平適合多了。

允熥自己相對屬意的是徐州。徐州位於後世中國南北的中間線,離江南又不遠,並且附近有微山湖不缺水,是北方少有的不缺水的地方。至於此前並無王朝定都徐州,那劉秀定都洛陽以前還沒有國家定都過洛陽呢?不也開創了後漢二百年的江山?

不過允熥並沒有下定決心要遷都,所以和自己的親信商量一下。

但是,陳性善思慮良久之後說道:“陛下不是要開海嗎?”

允熥也疑惑地說道:“是啊,怎麼了?”

陳性善說道:“現在的京城瀕臨長江,而長江直通大海,離上滬縣也極近,如果有什麼問題,那可以迅速處理。要是遷都到了別的地方,那萬一江南有事,怎麼能很快的知道呢?”

陳性善一語點醒了允熥!定都在哪裡,在這個交通、通訊都十分不發達的情況下,實際上關係著國家的政策!趙構難逃以後為什麼以杭州為行在而不是荊州、武昌等地?這些地方都沒有當過都城啊!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宋的財政收入十分依賴商稅和關稅,定行在在杭州可以就近看著。

允熥根據後世的經驗,已經決定著重發展海權,西北內陸另想辦法來處理,所以他只能定都在江南一帶,而不能遷都到其他地方,而江南最適合為都的地方就是南京了。順著這個思路想一想,即使是遷都徐州也有些遠了。

與之相對的,如果發展陸權,就需要把首都定在西安,畢竟西安好歹還有渭河,水還多一點。

‘是不是老朱也看到了江南以後的區位優勢,所以定都現在的京城,而不是他一度想定都的開封呢?’允熥想著。

想明白的允熥抬起頭來對陳性善說道:“陳卿,多謝你一下子點醒了朕,朕要多謝你。”

然後他掃視所有的屬官,說道:“不必在討論遷都的事情了,朕已經決定不再遷都了。”

秦松、楊任他們鬆了一口氣。他們不知道允熥是什麼意思,又不敢問,又怕想錯了方向,雖然允熥十分的平易近人,應該不會因為他們想錯了而責罰,但是還是不好。

這時,外邊守著的宦官走進來說道:“陛下,禮部的人到了,宣他們進來否?”

允熥說道:“他們到了?馬上宣他們進來!”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