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們也要重視,他們跟隨爺爺起兵,已經打了幾十年的仗了。上面說的這些二三十歲的人現在還取代不了。耿炳文、曹震、郭英、張溫,這些老將還將是大明之後十年的頂樑柱。”
“常家雖然是你的母親的孃家,但是常升、常森都不行,常繼宗還可以歷練一下。你一定不要讓他們領兵出戰。最多隻能讓他們為副帥。倒是薛家人可以大用。”
說到這裡,老朱似乎是喘不上起來了,大口的吸了幾口氣。允熥哭著說道:“爺爺,歇歇吧。”
老朱說道:“不行,爺爺必須馬上說完。爺爺知道你年輕,並且想法很多,也是想要把大明更加強大。但是看起來好好的策略到了下邊就有可能走樣。你以後凡是想要有新的想法,一定要和身邊的大臣商量,不能自己拍腦袋就決定了。記住了嗎?”
允熥說道:“記住了。”
然後老朱艱難地轉過身去,指著允炆說道:“你一定要在即位以後,封允炆為親王,並且封到一個好的地方。”允熥點頭答應。
允炆則是抬起頭來喊了一聲:“爺爺,然後重新低下頭去哭泣。”
老朱接著說道:“對於你的叔叔伯伯,叔伯兄弟,也一定要友愛。”允熥再次點頭。
老朱點點頭,說道:“叫翰林院編修胡潤、戴德彝進來,爺爺要錄遺詔。”允熥點點頭,讓太監傳他們進來。
就在這點時間,老朱又說道:“胡潤和戴德彝都是人才,但是歷練不足。你可以即位以後任命他們為地方官,歷練歷練,然後可以大用。”
翰林院的人在老朱醒來以後允熥就通知過來了,所以胡潤和戴德彝來的很快,馬上就到了。
老朱掙扎著坐起來,說道:“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熥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喪祭儀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胡潤和戴德彝錄下遺詔,然後老朱讓他們退下。
然後老朱說道:“把我的嫡重孫子抱過來,爺爺要看一眼。”
允熥說道:“爺爺,熙瑤還在生著,還沒有生完。”
老朱說道:“還沒有生?”
允熥回道:“正在生。”
老朱說道:“那爺爺就等一會兒,爺爺一定要見到嫡重孫子出生。”老朱本來錄完遺詔之後就要似乎是要嚥氣了,但是此時卻又恢復了一點精神。
這時所有的在京的朱家子孫,包括剛出生不久的幼兒都來了,聚集到了老朱現在所在的主殿。
老朱鬆開允熥的手,對所有的兒孫說道:“我死了以後,你們一定要和睦。”說著,示意允熥去握他們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