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 (3 / 3)

秦皇島外打漁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等允熥寫完了,練子寧第一個叫道:“好。”然後具體點評道:“這詞一開始就極為大氣。“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來,給人以雨聲如鼓勢如箭之感;繼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氣勢,寫出浪聲如雷形如山的洶湧澎湃,“大雨”、“白浪”,一飛落,一騰起,相觸相激,更兼風聲如吼,翻雲掃雨,推波助瀾,真是聲形並茂氣象磅礴,此情此景較之魏武詩中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晴日所見更令人驚心動魄。”

“上闋後三句更是出彩。“秦皇島外打魚船”回應開頭一句的“幽燕”,又與題目相合。“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用及其精煉的語句寫出,化實為虛,以簡馭繁,真乃神來之筆!與其說是寫人寫船,不如說是以小襯大,進一步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曠悍,突出風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曠蕩無崖。“

”上闋寫景,景中含情,而下闋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島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時此地此景,自然會使人想起魏武與《觀滄海》詩。詞的下闋先發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使人回想千年以前。“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語句凝練之極也!吾等眼前彷彿有魏武當年策馬揚鞭、登山臨海的雄姿,壯麗之極也!最末兩句更是豪氣沖天,非胸中有丘壑之人不能出也。真是好詞。”

然後熱愛文學的朱植說道:“詞句欣賞練子寧已經盡說,我是無可再說了。此詞堪比蘇東坡的《水調歌頭》,真是好詞。”

同樣熱愛文學的朱橞說道:“此詞提到了魏武的《觀滄海》,但是依我看來,此詞比魏武的《觀滄海》更好。”

朱棣和朱權雖然不太懂詩詞,但是也能聽得出這首詞大氣磅礴,尤其是下半闕極其豪邁,並且略有拿魏武自比之意,必須是帝王之人才能用。

因為允熥今日十分反常,朱棣認為允熥是提前準備好此詞專門等著下雨天出來寫出的,甚至有可能是別人代做。但是此詞不僅提到大雨,還與地點如此貼合,且與允熥前兩首詩詞風格類似,不像代做;並且口吻如此,其他人怎敢代做!

在場眾人不管懂不懂詩詞,都在稱讚允熥;即使是朱棣,也不得不承認,就是曹操再世,詩詞也不過如此了。‘但是不知道你是僅有詩詞堪與曹操相提並論,還是治國、用兵均能和曹操相比了。’朱棣心道。

允熥聽得眾人稱讚,十分得意。回頭看見在角落躲雨的老漁民,允熥說道:“今日此詞,若無老人家出現斷不能成。”說著用自己隨身攜帶的小印戳上,然後讓人用油紙包好,對老漁民說道:“今日此詞就送與老人家了。可不要弄壞了,到集市上賣了還能賣幾個錢。”說著,又讓人遞給老漁民一貫散錢,十貫寶鈔,說道:“這也是給老人家的謝禮,收好吧。”

老漁民接住錢和寫有詩句的油紙,磕了個頭。

朱植說道:“允熥你好不偏心!把親筆寫的詩詞給了外人,怎不送我?”

允熥笑道:“此時雨尚未停,我再寫一幅給十五叔。”說著又寫了一幅字給了朱植。

然後朱橞和練子寧又要,允熥可算把這首詞寫(抄)出來了,心中舒爽,來者不拒,一連寫了四五幅字。

然後朱棣又要了一幅字。允熥驚訝,但是仍然寫了一幅。

過了一會兒,雨漸漸停了。允熥和幾位叔叔一起返回去了。

老漁民也要走,隨侍的百戶王忠羨慕地對他說道:“一定把這幅字保管好了。”然後讓老漁民走了。(未完待續。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