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問道:“你為何要將劉備等人寫的這般好,將魏武寫的這般壞?”
羅貫中說道:“武侯乃是我輩文人楷模,自然是要大書的;本來因為歷朝雜記多有記載關羽好色,為人又傲慢的事情,我本欲將關羽寫的壞一點;但是就在寫作中,有一天晚上,我睡得正熟,忽然夢到了關羽,關羽求我把他寫的好些,並且我驚醒之後感覺腦後發涼,心下害怕,所以將關羽寫的好了。”
“既然武侯和關羽都是好人了,那自然他們跟隨的劉備也得是好人了;寫作話本,總要有正邪對立,那隻能屈尊曹,魏武了。”
允熥理解,因為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去的,所以歷代文人都豔羨諸葛亮,自然諸葛亮得是正面人物;至於後邊關於關羽的事情,允熥後世的時候在書上看到過這個小故事,沒想到是真的。
不過,允熥說道:“你可知當今皇太孫尊崇魏武,貶抑劉備?皇太孫也知道你這本書,當時要派人去杭州拿你呢!”
羅貫中大驚:“此事確實?”
允熥忍著笑,說道:“怎麼不實?”
羅貫中喃喃自語的說道:“這下壞了,這下壞了。”
允熥接著說道:“但是殿下愛惜你的文筆,曾說:‘只要這個作者願意改寫為尊曹貶劉,可讓其出版。’”
羅貫中驚喜地說道:“殿下確實曾經這樣說?那太好了,只是,需要改寫。”他的內心是在劇烈掙扎的,從表情都能看出來。
半晌,只聽羅貫中說道:“我願改寫,只是有一個條件。”
“說來聽聽。”允熥道。
“需連《水滸》也一併出版。”
允熥心想《水滸》雖然也有一些犯忌的話,但是大體上還是‘皇上聖明’,都是奸臣誤國;並且允熥也不敢保證就算在這裡殺了羅貫中就能斷絕《水滸》的流傳,所以說道:“可以。”
羅貫中臉色和緩了些,說道:“那我願意改寫。”
允熥正打算繼續,只聽有人笑起來。允熥回頭一看,果然是朱橞在笑。允熥給他使眼色,讓他止住笑,然後說道:“說不定殿下看了你的改寫後的書,賞你個一官半職呢。”
允熥本以為羅貫中會高興起來,但是沒想到他黯然說道:“只要書能出版,那此生心願足以,不敢奢求其它。”
允熥不解。這時朱橞湊上來說道:“如果我記得不錯,這個羅本曾輔佐過張士誠,雖然他在張士誠賬下不長,但是陛下不許他們這些曾在張士誠手下,又未投靠本朝、自行散去的人為官。”
允熥恍然。不過這對於允熥來說不叫事兒,讓他換個名字、改個籍貫就好,老朱整天那麼多事情,豈會注意一個小小的羅貫中。並且他既然當初曾在張士誠那裡出仕,說明還是有功名心的,更容易收納。不過這個事情現在是不好和羅貫中講的。
允熥說道:“即使不能夠為官,殿下高興了,賞你些錢,也夠你吃穿不愁了,我看你的衣服,日子過得也並不富足。”
羅貫中也重新打起精神,說道:“銀錢什麼的我倒不在意,只要書能出版就好;小兄弟如果沒有其它要說的,那我就回去改書了。”
允熥想了想,說道:“今日沒有其他的話了。哦,這裡有三十貫鈔,權做預付的錢。”說著遞過寶鈔。
羅貫中接過錢,拿出張紙,寫下一行字,遞給允熥並說道:“這是我在兗州的住址,小兄弟可以去這裡找我。我先告辭了。”說著,行禮走了。
等羅貫中走了,允熥他們下樓付賬,也走了。走在路上,朱橞忍不住對允熥說道:“你為何如此招攬此人?不過是個寫不入流東西的人,書讓他改了就是了,何必如此看重?”
允熥不答話。朱橞見允熥沉默,也無他法,跟著走回去了。
允熥之所以看重羅貫中並不僅僅因為一部《三國演義》。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戲曲作家,不僅寫,也寫了不少的戲曲劇本,著作頗豐。
而戲曲和適合說書人說的在允熥未來的計劃中有重要作用,所以允熥要延攬羅貫中。就算羅貫中沒幾年死了,也可以起一個‘千金買馬骨’的作用或者讓羅貫中介紹其他的戲曲、話本大家。
允熥和朱橞一路無話,回到了住所。(未完待續。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