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笑著問太醫道:“允熥的身體如何?”
號完脈的劉純說道:“殿下身體康健,豈會有問題。”
老朱說道:“那允熥你就下去,回自己的寢殿安寢吧。”又對太醫說道:“你們也回去吧。”允熥和太醫們退下。
允熥回到文華殿,但是並未入睡,他讓王進掌起燈,反思今天與老朱的對答。這是允熥養成的每次發生重大事件之後的做法。反思了一會兒後覺得自己今天的表現還算可以,躺下睡覺。
第二天允熥照常起床看摺子,下午去講武堂教課。但是在講武堂上課的時候,就有學生用奇怪的眼光看允熥,弄得允熥莫名其妙。
在回來的車上,齊泰和練子寧也與往常不同的看著他。允熥實在是受不了他們的目光了,說道:“你們有什麼要和孤說的,不要一直這樣看著。”
二人對視幾眼,練子寧膽大,說道:“既然殿下問了,臣就說了。昨日殿下是否做了一首詩,詩云‘無情未必真豪傑,……’?”
允熥聽了是這件事,並不驚訝。昨日在場的太醫都識字,很多人還考過科舉,把這首詩傳出去很正常。
允熥回道:“確實是孤昨日所做。”
“不知此詩何名?”
允熥想了想,說道:“叫做《駁孔北海贊》。”
練子寧笑道:“殿下平日裡並不作詩,誰想一作就是如此名作,真是意想不到。恐怕殿下以後會是除‘三曹’以外最著名的君王詩人了。”
允熥心想:‘就這就是著名詩人了?我肚子裡還有好貨呢。’
又說笑一會兒,練子寧又說道:“殿下既然尊崇魏武,那《三國演義》的作者該不得安枕了。”
允熥問道:“練卿也讀過《三國演義》?為何《三國演義》作者不得安枕?”
“臣本來是不讀的,那天聽了長興侯家二公子的話,臣好奇到市面上找了找,還挺不好找的;買回家看,覺得寫得非常不錯,只是書中尊劉貶曹,不和殿下的想法。恐怕對殿下不是什麼好事。”
允熥當然知道《三國演義》的內容不和自己的想法,但是以前也沒想去改變什麼;今天練子寧一說,醒悟過來:不能讓《三國演義》在市面上廣泛流傳。好在現在聽練卿的話,此書還不知名,尚可補救。
允熥問了練子寧他買書的地方,之後讓手下的侍衛去那個書社詢問《三國演義》此書是從哪裡進的,現在成書未久書籍的發源地應該可以找到羅貫中。
問出進書的地方——杭州以後,允熥派自己手下的侍衛赴杭州‘請’羅貫中至京城。但是過了一月後派去杭州的侍衛秦楠回報:羅貫中此人已經離開杭州,不知所蹤。
允熥也不可能動用錦衣衛來查這個人,老朱不會同意的,所以只能暫時放下。
之後允熥繼續按部就班的過著自己的日子,為將來即位做準備。
=========================================================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北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