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回到文華殿,一個巨大的喜訊就包圍了他:他的正妃薛熙瑤懷孕了。
允熥坐在文淵閣寢殿的羅漢床上,熙怡在旁邊一臉興奮地說道:“今日中午吃過午飯,殿下您走後不久,姐姐就身子不適;把太醫叫過來一把脈,說是姐姐懷孕了,並且已經有了一個月了。我怕誤診,從太醫院叫來了五六位太醫,都說是喜脈,我們這才確定並且派人告知了陛下和寧妃娘娘。”
允熥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件事情。他從未有過當父親的經歷,也不知道該如何當一個父親,所有的感受都是茫然。
他側過頭看向坐在一邊的熙瑤,熙瑤正一臉滿足的樣子坐在一旁。她怎能不滿足呢?進入皇宮就是正妃,皇太孫對她又不錯,自己的父親也升了世襲的前程,她自己又掌管著文華殿的宮務,現在又第一個懷孕,很可能誕下殿下的長子,又是嫡長子,天然的皇位繼承人,她如何不滿意。
允熥在茫然中和熙瑤還有熙怡吃了晚飯。吃完了飯沒過多久,可能還沒有一炷香的時間,老朱就派人把他叫過去了。
老朱叫他自然也是和熙瑤懷孕有關。老朱現在還活著的所有孫兒中年紀最大的就是晉王世子濟熺了,生於洪武八年(1375年),今年二十一歲,已經有了一個女兒,還沒有兒子;第二的允炆生於洪武十年,今年十九歲,去年舉行婚禮,還沒有孩子。
所以老朱對於每一個懷孕的孫子的妃子都很重視。再加上允熥的正妃如果有了孩子就是嫡長子,老朱更是倍加重視。
老朱把允熥叫過來囑咐著:“允熥,你要注意……”之後羅裡吧嗦一大堆,允熥第一次見到老朱這麼唐僧。
等把這些都說完了,老朱反應過來,說道:“你大概一時半會兒的也用不上了,你馬上要去北方巡視了。”
允熥自己也反應過來,按照早先的安排,是要在熙瑤或者熙怡懷孕之後去北方巡視的。當時允熥還沒有成親,也沒有過孩子,對此到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現在真的成親了,即將有孩子,才意識到在妻子懷孕期間出去而不在家陪她是不太好的。允熥陷於深切的懊惱中。
但是老朱顯然沒有這些想法,他有二十多個兒子,頭幾個兒子出生時正值戰亂,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自己都有可能隨時死掉,哪有心思思考孩子的事情?
等以後穩定下來了,兒子也多了,雖然他對於孩子是非常愛護的,但是根深蒂固的帝王思想使得他不在意懷孕的妻子的想法,吩咐下人好好照顧就完了。
老朱說道:“爺爺已經讓欽天監占卜適宜出行的日子了,爺爺也同意由藍珍為護衛軍指揮了。爺爺打算從京衛裡邊兒找兩個千戶,再加上你的四十八個侍衛,還有留在京城的講武堂的學生,總共大約二千三百多人當你的護衛,如何?”
允熥從懊惱中恢復過來,北巡的事情已經都準備完畢,也不可能現在停止,連熙瑤自己都有了準備,繼續懊惱也無濟於是,不如儘早出發,早些回來。
所以允熥認真地思考了老朱的話以後說道:“何必帶這麼多護衛?一千人足以,用不到一個千戶的兵丁(注1)。並且不用準備什麼馬車,孫兒騎馬即可。”
老朱說道:“還是多帶些兵丁為好,兩千多人也不算多,就算全是騎兵,也不至於把大明的某個縣吃窮了。至於馬車,你現在還沒有長時間騎過馬,等你一整天的時間都在馬上的時候你就知道了。所以得帶上馬車。”
允熥還沒有一整天的時間都在馬背上度過的經歷,所以聞言也就同意帶上馬車了。
老朱又說道:“朱橞也會和你同行。他雖然是你的叔叔,但是年紀比你還小,以前又沒有任何出行的經歷,所以你一路上照顧著他一些。”允熥應諾。
然後老朱說道:“我這裡暫且沒有什麼事情了,你回去吧。”允熥隨即告退。
==============================================================
注1:明代一個千戶實際是1120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