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11章 朝鮮之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1章 朝鮮之事 (2 / 2)

允熥覺得今日才是熙怡進宮第三日,所以說道:“今日晚上還是宿在熙怡的宮中吧。”然後他看著熙瑤的表情,笑著說道:“吃醋了?那你今晚和熙怡一起在她宮中等著我吧。”

熙瑤知道他是在開玩笑,紅著臉低頭不語。允熥笑著出了文淵閣。

到了東暖閣,允熥讓練子寧把關於朝鮮的記錄翻出來給他。因為齊泰的家人都在京城,妻子于敏月又剛剛懷孕,所以允熥不讓齊泰值夜班,都是練子寧、郭鎮等人輪流值守。

允熥又看了會兒高麗—朝鮮的卷宗,然後才回宮睡覺。

之後的一個多月的時間,每日白天允熥或者在文華殿處理事情、閱示奏摺,或者去講武堂講課,又或者與滯留在京的上一屆講武堂學生見面,安撫他們。晚上則是與熙瑤或者熙怡恩愛。

每天也都會抽出時間來和熙瑤二人在一起待著,靜靜地說說話,聊聊各種各樣的事情。允熥發現熙瑤很合自己對於理想中妻子的想法,對於熙瑤越發喜歡,和熙瑤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

六月初九,漢城舊王宮。

此時李成桂正在和自己的兒子、駙馬等議論政事。

已經改名李旦的李成桂(注1)跪坐在榻上,對著下邊的跪坐著的駙馬李伯卿說道:“寡人讓你督建的新王宮現在修建的怎麼樣了?”

上黨君李伯卿答道:“回稟大王,主體已經修建完畢,共有330棟殿閣樓臺,五千餘間房屋,佔地十二萬六千坪(約合57.75公頃,為後世的北平故宮的1/76)。宮殿只剩下漆還沒有上完。臣正想請大王為新王宮賜名。”

李成桂想了想,說道:“明國古《詩經》有云:‘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新王宮就叫做景福宮吧。”

下邊坐著的李旦的兒子們馬上齊聲稱讚這個名字好。李成桂也知道他們一定說好,並且他自己也覺得這個名字不錯,所以只是微笑著看著他們。

然後李成桂拿起一個奏摺,又說道:“昨日明國的使臣來到王都,言到明國皇太孫將於下月去明國北方巡視,問我有沒有時間去拜見明國皇太孫,你們怎麼看?”

扶安君李芳蕃(注2)說道:“大王怎能去拜見明國皇太孫!大明雖大,我朝鮮也不是泥捏的,應該讓那朱允熥來我漢城王宮拜見才是。”

李成桂當然是聽到這樣的話很高興,但是仍然板起面孔呵斥道:“不得亂說。明國的皇太孫地位在寡人之上,怎能來拜見寡人。”

懷安君李芳幹說道:“不管怎樣,父王年事已高,怎好遠離王都。不如另派能幹的使臣去拜見。”

李成桂晃晃手中的摺子,說道:“明國皇帝的奏摺還說到:‘如果寡人不能成行,就於明年的正旦派王子去明國京城朝拜。’你們誰願意明年正旦去明國的京城?”

靖安君李芳遠說道:“父王,兒臣願意往明國的京城一行。”

李成桂詫異的看他一眼。現在李成桂寵幸繼室康氏,欲立康氏所生的幼子李芳碩為世子。而前妻韓氏的幾個兒子對此非常不滿,尤其以李芳遠為首。現在他為何在這關鍵時刻去明國的京城?

‘不過不管他是如何想的,能在這麼關鍵的時刻把他派出去,能大大降低冊封李芳碩為世子的難度,所以就讓他去明國的京城吧。’李成桂想著。

所以李成桂說道:“既然你主動請纓,那就派你去明國的京城吧。”李芳遠應諾。

然後李成桂又說道:“明國皇帝的聖旨還讓咱們趕緊把起草年初給明國的賀表不恭的鄭道傳解送明國受審,你們怎麼看?”

幼子李芳碩說道:“父王,鄭道傳乃是咱們朝鮮的重臣,豈能憑著明國皇帝的一句話就送過去受審?就把對文字潤色的鄭總等人派過去,說鄭道傳染病不能成行罷了。”頓了頓,又嘀咕道:“柳珣也是的,被責問了隨便說幾個人撰寫的賀表不就行了,何必說出鄭道傳。”

其他人因為鄭道傳是朝鮮的重臣,也無異議。父子、翁婿幾人又商議了幾件事,李成桂說道:“寡人今日疲乏,今日就到這裡吧。”眾人遂退下。

============================================================

注1:李成桂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自立為王之後改名李旦。為了方便,後文仍稱李成桂。

注2:朝鮮除世子以外的其它王子,還有朝廷重臣都會被冊封為某某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