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95章 一體納糧與攤丁入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5章 一體納糧與攤丁入畝 (2 / 2)

“那些地方上的胥吏,都是當地人,而縣官不過是流水的縣官,胥吏傾向於那邊,不言而喻。就算縣官再清廉忠誠,也不可能自己一人去丈量全縣的田畝,最終那些士紳人家就能隱瞞土地數量,讓自家始終不交稅賦。”

“更不用提那些官員是否廉潔還不一定;爺爺剝了這麼多官員的皮,當知官員的操守是不可信的。”

老朱說道:“天下田畝已經清查,難道在冊的田地他們還敢少交稅賦不成?”說完,老朱自己反應過來了,說道:“他們還可以開荒。”

允熥說道:“爺爺說的對,現在大明人口少,很多田地其實未得到開墾;等以後人口多了,很多荒地會得到開墾的。”

歷史上就是這樣,大明的人口越來越多,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但是交稅的土地仍然是開國朱元璋統計的這些土地,甚至因為災年逃荒等緣故,繳納稅賦的土地反而不斷減少。

老朱再次拿起允熥的奏摺,又仔細看了一遍,說道:“你說得對,地方上的胥吏,豈會不向著本地的人家。但是地方的官宦人家,即使沒有免稅優待,仍然可以隱瞞開荒的土地,連成一片的土地縣官是難以統計到底多少的,他們仍然可以隱瞞自家的土地田畝,只不過多少要交一點稅賦,比不交強一些而已。”

這一點允熥現在是沒辦法解決的。不要說現在,就是搞攤丁入畝、一體納糧的雍正帝也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共和國時代初期的資料也有錯誤;此後一直到21世紀,共和國建立了自己的衛星系統,才能真實的統計全國到底有多少田地。

允熥於是說道:“孫兒現在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老朱並未因此覺得允熥不靠譜,而是認為允熥實話實說。他又思量一下,說道:“爺爺當初確實是有些思慮不周了,納糧就按你的奏疏辦。但為何要去除他們家人免服徭役之權?”

允熥說道:“這是為了防止免服徭役的人太多。可以允許他們交免役錢,從而不服徭役。”

老朱說道:“那能有多少人免服徭役?到頭來只不過多收了幾萬貫錢而已,卻把天下計程車子之心都傷了,切不可如此,這一條爺爺不能同意。”

允熥仔細想了想,免服徭役的害處確實是比不納糧要小,再說也確實不能真的讓他們去服徭役;交納免役錢還是張居正一條鞭法之後的事情,現在也沒有。不過他還是想限制一下。

於是允熥說道:“還是應該限制免服徭役的人。只有秀才、舉人的子孫可以,其他如兄弟不可;如果沒有親子親孫的,過繼的兒孫可以。多數秀才舉人的兒孫都多於免服徭役的人數,所以應不會引起太多的反對。”

並且之後允熥打算推行‘攤丁入畝’,以防止百姓隱瞞人口,同這一條結合可以防止官宦人家免服徭役的人太多。

允熥甚至打算在什麼時候取消徭役,組建專業的施工隊伍修橋、修堤什麼的,不過這得是很久以後了。

老朱思索一下,點點頭同意了允熥的說法。然後他說道:“允熥,你的想法之巧妙,爺爺自嘆弗如;但是爺爺看得出來,你對於大明的田賦,除了這一體納糧當差,肯定還有其他的想法,今天就都說出來吧。”

允熥驚訝:老朱竟然可以看出他還有其他的想法?我在奏疏裡有什麼馬腳不成?但是既然老朱已經問了,允熥也藏不住了,於是說道:“爺爺真是明察秋毫,孫兒確實是還有其他的想法。”

“孫兒想的名目叫做攤丁入畝。舉措就是以後不再單獨徵收丁賦,而是攤到田賦中,這樣就防止以後出現田地少而人口多的人家還要多交丁稅,從而減少貧民的稅賦而讓田地多的人家多交稅賦。”

“並且還可以防止出現一家人本來是有多個兒子,所以在名冊上人丁多,但是突然相繼故去,而在名冊上還有他們的名字,多徵丁稅的情況。”

“同時可以減少百姓隱瞞人丁的事情,能徵發更多的百姓服徭役。”

其實還有利於允熥將來往海外移民,不過這個就不能和老朱說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