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仔細地看了內容,發覺通篇都是呂妃對於允熥的刺殺的經過和現在的結果描述,不禁疑惑:這個很重要嗎?事情都已經過去這麼多天了,允熥也已經當上了皇太孫,結果已經不可改變了,為何這樣著急讓我過來?
道衍看著朱棣,斟酌著說道:“殿下,如果是在三殿下正式被冊封為皇太孫之前您就知道此事,我們還有活動的用處;現在此事已經過去一月有餘,為何殿下還是如此著急的把老僧叫進來?”
朱棣說道:“大師,你說咱們還能利用此事嗎?允熥的三個兄弟都是呂妃之子,允熥經此一事難保不對自己的兄弟心懷芥蒂,咱們可否在京城散佈謠言,促使父皇對於允熥疑慮,從而起了廢除太孫的想法。”
道衍看著朱棣,心下暗暗嘆了口氣。自從允熥被冊封為皇太孫的訊息傳來,非常想當皇帝的朱棣就已經精神失常了。雖然表面上無礙,處理其他事情仍然非常正常,但是一旦遇到允熥的事情就及其不正常。剛才的這個說法恐怕正常的朱棣根本不會提出,因為完全不可能。以朱元璋的堅毅,怎麼會因為些許流言就撤換剛冊封不久的儲君。
道衍只能是小心翼翼的回道:“殿下,若是一個月以前,或許有用,但是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份,時間過去已久,恐怕難有效果;並且呂妃刺殺的事情是宮廷隱私,知道的人極少,如果京城突然有了關於這件事的流言,陛下必然會疑慮是有人洩密而嚴查,殿下難以完全保密啊。”
朱棣被道衍的一番話一反駁,非常生氣,說道:“孤王如此妙計,你竟然這樣不以為然,來人……”
正說著,後邊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殿下!”然後一名身著親王正妃服飾的女子走出來,先對道衍福了一禮,道衍趕忙還禮,然後指使自己的太監攙扶著朱棣走進後院,期間朱棣不停地掙扎著。
這女子就是朱棣的正妻,徐達的長女,異時空當過皇后的徐氏了。她在朱棣被攙進去以後,還對道衍說道:“王爺他這幾天有些急躁,還請大師見諒。”
道衍趕忙回道:“不敢。不敢。”
徐氏嘆了口氣,見四周除了自己的侍女以外並無他人,說道:“大師,在北平當一個王爺不好嗎?我初為王妃時,也曾進宮,知道當今陛下每日十分操勞,半夜不得安歇;而這些年在北平,雖也有大小事情需定奪,但是殿下每日仍有許多空閒。若是當了皇帝,整日操勞,就一定比在北平當王爺好?”
“並且現在陛下已經定了皇太孫,王爺已無可能當上皇帝,你又何必整日攛掇著他想著當皇帝的事情。我這些日子也看了許多史書,凡是統一的王朝,除了晉惠帝是大腦有疾,讓藩王竄去了皇位,其它各朝各代,哪有王爺起兵成功當上皇帝的?必不能成的事情,你們何必再想。”
道衍知道徐氏是反對朱棣想著當皇帝的事情的。當然要是朱元璋冊封朱棣為皇太子肯定不會反對,但是現在卻是不可能了,起兵的成功可能也是很小,確實是不應該再想了。但是……
道衍回道:“娘娘,王爺所思所想,非老僧可以左右的。”
徐氏知道他言不由衷,於是也不再和他說話,轉身回去安撫朱棣去了。
道衍見到書房內已經無人了,料想朱棣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出來,也就轉身回了自己的寺廟。
=============================================================
注1:曹震也是大明一員大將,封了景川侯,我認為他不次於王弼或者沐英,只是一直在巴蜀、雲諵一代,所以不太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