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特別早的時候,允熥就醒了。然後他又在床上折騰了一會兒,才起床。他穿好家居服,敲敲牆,早已等待在屋外的太監們走進屋子,開始收拾服侍。允熥不習慣讓人服侍著穿衣服,也不願意在自己還在寢殿的時候有人可以隨便進出,所以他嚴禁在自己晚上睡覺的時候有人進來,即使是王進他們幾個也不行。
所以就定下規矩,每天早上辰時之前未得允熥傳喚所有人不得入內;如果允熥在辰時仍未起,則由王進或者其他三人中的一個進去叫醒允熥。
允熥起床洗漱完畢,穿好外袍,就出了門,向宮外走去。
=====================================================
此時早朝已經結束,各位大臣如果沒有被逮捕的,都回自己衙門幹活去了,被逮捕的當然去吃牢飯了。但今天有一個人散朝之後未走,那就是曹國公李景隆。
李景隆是來試探老朱是不是同意他把妹妹嫁給常繼宗的。畢竟兩個國公府,還是現在大明勢力最強的三個國公府之二聯姻,老朱的感覺怎麼樣很重要。
並且先岐陽王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現在朱元璋的外甥孫女要定人家,在其他長輩已經都死掉了的前提之下,他去問問朱元璋的意思也不算突兀。
李景隆掐好時間,到謹身殿拜見朱元璋。
朱元璋對於李景隆來拜見他比較詫異。現在也沒有什麼事情,征討月魯帖木兒的差事給了藍玉,他李景隆跟著馮勝、傅友德等人去各地屯兵的任務分配已經分完了,他來這裡幹嘛?不過朱元璋還是叫他進來了。
李景隆進門先恭恭敬敬的行禮,然後又說了兩句題外話之後,馬上就進入正題。他說道:“陛下,現在彤兒(李景隆的妹妹李彤)已經十五了,也不小了,也該出嫁了;我給她選了一家,陛下您也是她的長輩,您給看看合不合適。”
朱元璋一聽,就知道是選的勳貴世家,不過此時他還沒有想到是選的常家。他以為李景隆是來探聽他選擇的這家是不是在自己的剷除名單上,仗著親戚的關係來問問。
老朱其實考慮過要不要把李彤許給允熥為太孫妃,但是考慮來考慮去的,還是不願意李家的勢力太膨脹,所以排除了。
老朱說道:“那就說來聽聽,選的是哪一家?”
李景隆說道:“是開國公長子常繼宗,今年已經十九歲(虛歲),比彤兒就大四歲,也不算多。我已經和常升半開玩笑的說過了,他也不反對,陛下身為長輩,對於彤兒的這個歸宿覺得怎麼樣?”
朱元璋這才清楚他的算盤,沉思半晌。李景隆站在一邊,靜靜等著,看似平靜,但是也是背後汗水浸溼了朝服。
朱元璋沉思不短的時間。最後他覺得:雖然允熥上臺之後必然抬高常家的地位,但是常升和常森都才能平庸,常升唯一可取的地方是謙虛謹慎,而常森乾脆沒有優點;而徐暉祖有大將之才,徐增壽也是本領出眾,他們又不是外戚,能得到文官支援,未必會被常家壓倒。等到藍玉、馮勝等人都死了,徐家很可能成為武將之首。但是如果李家偏向常家,李景隆才能雖然不如徐暉祖,但是也還可以(注4),就可以維持一個平衡狀態。
所以朱元璋說道:“常繼宗為人正派,會是彤兒的好歸宿。”
李景隆心願達成,大喜過望,馬上跪倒在地,連連稱謝。然後一直到朱元璋快不耐煩了才告辭出去。
========================================================
注1:常森《明史》無載,但很多其他史料都說有這麼個人,所以就寫上了。他的夫人是吳氏,江陰侯(後追封江國公)吳良的女兒,吳高的姐姐。
注2:常茂的妻子是宋國公馮勝的女兒。
注3:常升的妻子胡氏是胡大海的女兒。
注4:對於李景隆的軍事才能問題,我個人認為帶兵尚可,指揮差勁,適合當個管後勤的或者參謀長。以後會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