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光打招呼行禮就花了一柱香(十分鐘),才脫身到司馬部(武選司)。司馬部的官員當然都在,就算剛才有事兒的人,經過這一柱香的行禮時間也早就處理完了事情來這兒候著了。
允熥照例先行禮打招呼。不過這裡的官員都跟允熥打交道比較多,知道他討厭繁文縟節,所以禮數到了就好,很快開始談正事。
允熥說道:“孤今天來就是操辦軍校事宜的。廢話不多說了,陛下批迴來的摺子有什麼大變動嗎?”
郎中回道:“回稟殿下,並無大的改變,只是把正式開辦時間定為了明年二月初二;陛下對於學制定為三年也並無疑問,只是,要求增加弓馬課程,提出大多武將都目不識丁,降低文學課程的權重。”
允熥和兵部眾官當初商議後上的關於軍校的摺子大概有一下幾點:一、對於未襲職的指揮僉事及以上的世襲武將家年輕子弟開設軍校;二、學制三年;三、開設文學,弓馬、武藝、歷史、戰例等多門課程;四、各課程先生(老師)從在朝諸官中由皇帝選擇;五、只有從這裡合格才能繼承世襲職位;以及請批地皮,建造校舍等。
允熥問道:“那關於先生的事情?”
郎中答道:“陛下的批答中並無關於先生的語句。”
允熥覺得應該是老朱還沒有想好找誰,不過既然把時間定在了明年二月,到還有時間不必著急。並且這個時間定的也有道理,這天是個好日子嘛。(二月二,龍抬頭)
允熥又問:“地方批了嗎?”
郎中回道:“已經批了,在城北靠近皇城的地方,昨日臣與員外郎去地方看了,明後兩天會動工修建校舍。”
允熥一聽,覺得不如去城北看看場地,還可以順便‘體察民情’(遊覽觀光)嘛。於是說道:“左右無事,我去檢視檢視地方,也順便熟悉一下。”
郎中說道:“臣今日有事走不開,那臣找一名去過的差役陪殿下去。”
允熥本來就不想讓他們跟著去,要是他們也跟著去了,那還怎麼‘體察民情’啊!所以馬上說道:“你們既然有事就不必去了,有熟悉地方的人帶著即可。”然後和司馬部的諸位官員告別去城北了。
不過允熥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這次出來雖然沒有帶著儀仗,但是侍衛就有二十多個,大家穿戴的也都是正裝,完全不是上回一共四個人的微服出巡。所以即使一行人沒有坐車騎馬而去,允熥依然只能看到身邊的侍衛的側影和急忙避讓的行人的背影。
完全沒有達到目的的允熥一路都不怎麼高興。到了地方,一片什麼建築物也沒有隻有幾顆大樹的場地也沒什麼好看的,弄得允熥興致更加不高,沒待多長時間就回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