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走進膳房,老朱已經在座位上坐著了,湯已經上來,主食和菜還沒有上,老朱正在喝湯。允熥對老朱行禮,並說道:“給皇爺爺請安了。”
老朱抬頭看他,溫言說道:“允熥來了?坐下,陪爺爺吃飯;國事雖重要,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
允熥看著老朱旁邊的位置有一副碗筷,覺得應該是給自己準備的,就走上前去,在老朱身邊坐下,也盛了一碗湯,陪著老朱慢慢的喝起來。然後主食和菜陸續上來,爺孫倆兒就像是正常富貴人家的祖孫一樣,一邊閒聊,一邊吃著飯。
明初的皇傢伙食還是很簡樸的,倆個人不過是六個菜一個湯,與後來的六十四個菜的制式完全不一樣。
等老朱吃完了,允熥也‘正好’吃完了。老朱扶著允熥,來到東暖閣,這才開始正式話題。老朱在椅子上坐下,問道:“又有什麼自己決定不了的事情來找爺爺討注意了?”
允熥侍立在一邊,回道:“稟皇爺爺,這回不是要找您討注意的。是這樣的,我不是打算散步些流言好讓老百姓少兌換些寶鈔嘛,我在應天府的時候想到,要散佈這些流言,最適合的就是錦衣衛的暗線了,所以來和皇爺爺說叫錦衣衛指揮使過來,我好吩咐他這件事。”
老朱果然已經知道今天允熥去過應天府了,沒有對此有任何疑問;同時他也明白為什麼允熥不直接和錦衣衛的指揮使接觸了。老朱於是說道:“那就叫郭洪濤過來,來這裡你們當面說吧。”然後讓太監傳郭洪濤到乾清宮見駕。
然後老朱問道:“剛才你走進膳房的時候,我注意到你一個人進來的。你沒有帶隨身的太監來乾清宮嗎?怎麼一個人?”
允熥回道:“稟皇爺爺,現在正是中午吃飯的時間,我讓隨身的兩個太監去吃飯了。”
老朱搵道:“在皇宮裡行走身邊怎麼能不帶太監呢?幾個太監而已,關心他們做什麼?”
允熥知道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辦法與老朱溝通,實在是價值觀的根本區別,於是“嗯”了一聲,想結束這個話題。
不過老朱繼續說道:“你手底下的太監,又不是違背了你的意思,我也不願直接去處置,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不可對於底下人太寬縱,御下要嚴。……”允熥又“嗯,嗯”而過。
但是最後老朱說道:“你今天回到文華殿以後,找個理由打今天跟你過來的兩個人二十板子,讓他們長長記性。”
允熥大驚。二十板子下去可是能出人命的。他組織了一下措辭,說道:“皇爺爺,是孫兒讓他們去吃飯的,對他們是不是處罰有點兒過重了,還望皇爺爺減輕處罰。”
老朱看著他的神情,過了半晌,一直到允熥都快承受不住朱元璋的強大氣場時,才說道:“那就改為二十鞭子。但,你以後決不可如此寬縱手下人。”
允熥見狀,估計取消處罰不可能了,只能罷了。心裡暗暗記住此次的教訓。
接下來的時間尷尬了一會兒,不過老朱抽出摺子來批改,又叫允熥來看,並給允熥講解,允熥也認真得聽,剛才的不快很快就煙消雲散了。